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2:10
【摘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4-2008年期间的四大研究目标之一,国际地圈生物圈项目(IGBP)的LUCC组也强调实案对比研究将极大深化对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驱动力引起土地覆被变化的认识。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 首先对闽台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指标的定量辨析,判断闽台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闽台官方统计资料、遥感解译资料(TM影像及ASTER影像解译数据),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分布与过程进行了系统比较,并首次将闽台LUCC的格局、过程与两地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定量耦合,比较与探求闽台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模式,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手段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与比较。借助多元同归分析、灰色预测以及灰色马尔柯夫预测等工具,参考与借鉴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参数,对福建省未来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模拟与演绎。提出福建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图文】:
1101年福建省各地区土地利用结构
福建省1985-2060年断增草地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301.24
本文编号:2661200
【图文】:
1101年福建省各地区土地利用结构
福建省1985-2060年断增草地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301.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志强;陈健飞;;闽台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的地统计分析[J];热带地理;2008年06期
2 陈志强;陈健飞;韦素琼;;闽台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对比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陈志强;陈健飞;韦素琼;;闽台耕地转型对比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成;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丽丽;于都县耕地资源变化及其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庄智梅;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琛;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海民;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严冬梅;武汉市郊区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胡苗;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海霞;发达地区建设用地的时空扩展及其驱动力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邓敏娜;桂阳县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汤莉;重庆市耕地非农化与耕地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1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