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
【图文】:
一体化对韩国的启示 世宗研究所 2001据来作图 2-1协定迅猛发展是 1990 年以后的趋势 到 70 年代为止协定数量不到 10 个 80 年代以来 尤其是 90 年代增加 而且地域的范围不局限于特定地区或国家 出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系列1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猪肉生产商敦促政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年03期
2 樊幸丹;;中智自由贸易协定:效果及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7期
3 胡敬佩;徐剑华;;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国-越南集装箱航运快速增长[J];中国港口;2011年08期
4 Giovanni Maggi;Andre's Rodri'guez-Clare;王霞;;政治压力存在时贸易协议的价值[J];经济资料译丛;2011年03期
5 张敏娅;;新西兰与自由贸易协定[J];中国检验检疫;2011年09期
6 温珊珊;;浅析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选择国家的标准[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7 ;温家宝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J];杭州(周刊);2011年05期
8 张伯伟;;两岸经贸合作需自由贸易化[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年08期
9 樊幸丹;;到智利去“淘金”[J];中国经贸;2011年04期
10 ;第一届中日韩科学文化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J];科普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龙;;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2 Akio KOIZUMI;;中日韩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玉楠;伍楠林;;中日韩金融安全合作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冯军;;从中国RTAs的发展谈我国与拉美国家区域经济合作[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明伟;梁国华;;东亚文化圈:东亚 FTA 和中日韩旅游发展[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春遍雀来;;面向中日韩文智能信息检索的基于词典的异形词排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关于召开《绿色照明与照明节能科技研讨会暨中日韩首届照明科技论坛》的通知[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光伏技术与照明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崔日明;包艳;;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机遇、问题及前景[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10 徐世澄;;亚洲与拉美的关系:回顾和展望[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莹莹;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加速[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朱菲娜;中日韩自贸区有望三赢 但谈判过程艰难[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记者 李妍;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提速[N];国际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兰晓萌;东北亚一体化前途待定[N];华夏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梁杰;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缘何提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 刘军红;中日韩协调应对危机[N];人民日报;2008年
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 刘军红;中日韩携手 共同渡难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张锐;中日韩自贸区:并非遥远的期待[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韦冬泽 焦翔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孙天仁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本报驻韩国记者 莽九晨 本报驻越南记者 刘刚;中国自贸区战略稳步推进[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钮键军;企业急煎煎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难速成[N];财经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颖;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李建平;自由贸易协定(FTA)下的中国—东盟及中国—智利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黄容均;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金成勋;韩中产业分工结构及自由贸易协定(FTA)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7 郑铭志;从日本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D];暨南大学;2006年
8 柯王俊;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竞争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廷益;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春浩;中日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金鑫;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保障措施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施传荣;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对货物贸易出口增长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晓斐;韩国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探析[D];青岛大学;2012年
6 武青青;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7 王援;中日韩贸易合作的前景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梁承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焦连成;中日韩油气资源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邱科;中日韩贸易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3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