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4 20:51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发展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全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用单指标----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人均第三产业效率对我国东、中、西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东部地区以及三大地区的发展的差异程度超过了国际惯例临界值,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来自地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而且该差距以较快速度增长。 然后我们用单一指标对31 个行政区划和55 个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进行了比较,我们看到两种区域的差异程度都超过国际惯例临界值; 55 城市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第三产业效率的差距都在缩小。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来源于广大的农村,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该注重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经济的开发。 在单指标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比较。 在构建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指标体系下,依据1990、1995 和2000 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55 个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分析,同样我们用SPSS 软件,利用全国31 个省市区1996-2002年的数据,根据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对31 个行政区划进行了分类。我们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而且近年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总体上特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最好,其次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最差的是既无行政级别又无地理优势的一般的大城市。我们可以发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与政策的偏向性正相关,与地理位置的优劣程度正相关,但是与人口规模几乎不相关。 不管用单指标还是用多变量综合指标对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分析,我们都可以发现全国各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局面,三大地区之间以及东部内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有增加的趋势,在我们所分析的年份中,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增长速度较快;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地区投资差异,地区劳动力质量的差异以及政策差异等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719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宝家;区域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3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3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