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20:27
【摘要】: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发展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手段。不同规模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制度约束下,需要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正确的政策有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赶超,而不当的政策则会使国家丧失发展的机遇。因此,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已经成为学术界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印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实践表明,大国选择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不同于小国的重要特征,大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演进具有不同于小国的特殊规律。把印度作为一个大国案例来研究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及演进机理,对于印证和丰富对外贸易政策理论和大国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印度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提速、在20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提速和在21世纪头10年的再次提速,均与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制度变迁、体制转轨和政策改革相联系,尤其是1991年那场大刀阔斧、脱胎换骨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改革。经济改革使印度对外贸易勃发了生机,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对其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改革、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之间出现了良性互动。 在制度变迁引领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也贯穿其间,并构成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在自身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同时又脱离不开本国土壤中政治、历史和文化积淀所带来的社会个性化因素。印度是一个泱泱大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国内情况复杂多样,国际环境又风云变幻,因此,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及其机理也是极其复杂的。那么,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具体是如何演进的?为什么会因循这个轨迹演进?其内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大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与演进是否具有某种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印度具有的特殊性的、个性化的因素又是什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印度选择并实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社会经济绩效如何?能否作为突破传统理论的一种新型模式,为其他大国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目的便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实践进行历史的和逻辑的深入考察,发现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历史与逻辑结点,剖析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因素,透视印度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主要方面,帮助我们形成对印度崛起的正确判断,丰富大国经济理论研究。近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解读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机理,掌握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动态,有助于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印度与中国同为大国、同属亚洲、毗邻而居、历史境遇相仿,印度在制定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时基于大国国情做出的特殊考虑及其独具一格的开放路径,可以为我国调整和转变包括对外经济关系在内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第一,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结合。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单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因此,本文首先采用历史的方法,按照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的自然进程,将其完整地再现出来,作为逻辑分析的基础,然后再采用逻辑的方法,运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分析并解释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必然性,概括、抽象出其发展规律,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第二,经济理论与政治理论相结合。毫无疑问,对外贸易政策研究首先要以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和向导,但是,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分析和对外贸易政策背后的政治过程也是不能忽视的(即贸易政策分析的政治经济学)。为了发掘和探究印度对外贸易政策选择背后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必须将有关经济理论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分析陷入片面。 本文共分7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以便厘清研究思路;对现有有关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梳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2章从历史的角度,勾勒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轨迹。将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向“谨慎自由化”的发展沿革过程客观而完整地再现出来,为后续各章的分析提供基础。第3章分析印度的大国国情对其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的根本性决定作用。由于大国与小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上遵循不同的规律,本章基于印度的大国国情,分析印度“进口替代”贸易政策和印度式“谨慎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合理性,以及推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向“贸易自由化”的根本原因。第4章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选择与演进的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主导性经济理论、冷战体系、苏联模式、中国因素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政策影响最为深刻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第5章分析印度国内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其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及演进的影响,选取利益集团、政党政治、印度传统文化这三个非经济因素来具体探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复杂制度环境。第6章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估。第7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概括出七点结论。 通过考察与分析,本文再现并勾勒出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轨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由半管制、半封闭的内向型“进口替代”到市场化、开放型“贸易自由化”的转变,转变过程又表现出印度式的“谨慎”风格。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演进方向和特征,原因可以总结为:印度大国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构成内在“动力”,为政策演进提供了根本原因,起到内生决定性作用;国际环境的变化构成外在“压力”,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条件,起到外生促进性作用:印度国内政治、社会与文化结构等非经济因素构成制度性“约束力”,影响着政策反应的速度和方式,起到客观制约性作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与转向合乎国情、合乎规律,具有不可避免性。 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演进折射出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大国对外贸易政策演进有规律可循,印度的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中、印等大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大国国情制定出大国战略,在于能否基于大国的优势和劣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在于能否对其传统制度及时做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调整与改革。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印度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讨论,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及其演进机理的视角探索印度经济发展规律的文献为数有限,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拓展与深化。在系统分析印度对外贸易政策选择与演进机理的过程中,又以印度的大国国情为切入点和着重点展开分析,详细探讨了国家规模在其中起到的内生决定作用,这种分析视角在目前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的研究中还没有先例。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进一步印证和充实了关于大国与小国在对外贸易政策选择与演进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和规律的经验性结论,并提出,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过程中,其大国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构成内在“动力”,为政策演进提供了根本原因,起到内生决定性作用;国际环境的变化构成外在“压力”,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条件,起到外生促进性作用;印度国内政治、社会与文化结构等非经济因素构成制度性“约束力”,影响着政策反应的速度和方式,起到客观制约性作用。第三,研究领域的创新。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形成及演进原因的探讨并不拘泥于经济因素,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使本文增添了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对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的全面分析,从而揭示印度对外贸易政策背后隐藏的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绩效分析存在不足。在研究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时,经常涉及对外贸易政策的绩效分析,而单纯研究对外贸易政策的经济绩效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作用过程和其他经济政策的作用过程是交错互动的,各政策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同时,许多制度因素的经济绩效是不易量化的。作者也缺乏计量分析方面的基本功,因此本文在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经济绩效研究方面存在不足。第二,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演进动因的跨学科分析存在不足。“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众多问题,仅靠某个学科,如经济学、法学或政治学,远不能解决……因此,这就要求多学科的合作”。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也是如此。印度最终选择和执行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还受到政治、外交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姓、多宗教、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其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与演进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任何一门单独的学科都难以准确、完整地揭示其实质。若将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及其动因分析透彻,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功底,还要精通国际政治、外交、历史和文化,这给本文的写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使分析存在不精或不博之处,这激励我在以后的研究中力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图文】:

工业结构,程度图,的影响,贸易依存度


8284868890929496982000020406制造业和一明及务业—制造业图3一 21980一2006年印度的贸易依存度注:贸易依存度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百分比衡量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8年3.3.3印度式“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谨慎自由主义”3.3.3.1印度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贸易自由化”政策选择的影响后发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U字型”模型说明,大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受制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独立后60多年间,印度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还有诸多有待进一步发育成长的不完善之处,这集中表现为:第一,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印度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虽然在“进口替代”战略下得到优先发展,但重工业结构依然以钢铁、化工、石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为主,以原料工业为主向重加工产业为主转换还不明显,技术密集型替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还未形成。尽管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有超前发展的趋势

指数图,关税壁垒,加权平均值,贸易壁垒


津耀琴罐瓢刻 6.0 051015202530图3一3资料来源:马克·2002一2004年印度与竞争国的关税壁垒(所有产品的加权平均值)杜茨:《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图尽管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印度的贸易壁垒在逐渐减少,但是与竞争国相比,仍然处于高位。如图3一3所示,印度的关税壁垒是竞争国的3一8倍。如果把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相叠加(如图3一4),印度贸易壁垒的限制性依然大大高于竞争国。墨西哥韩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霸霸灌薰臃磊霍墓鑫攘毒馨鬓纂鑫份提提{{{袭耀瀑猛寿毒{撬撇{{蘸瓤铡 3.(((琪琪口如闻喃城口.哪国 国巍巍瓤灌l霭彝羹爹鑫羹暴髓巅舞巍 巍 !!!!!绷绷爵麟撇健到…鲜舞檬黔彝瓣瘫 瘫指数序数图3一 42006年印度与竞争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资料来源:马克·扫一茨:《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53.5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东镇;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路瑶;印度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9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69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