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政策创新研究
【图文】:
文第二章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比较研上升和环境的恶化,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面结构调整的问题,大量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产业需要低成本优势中西部地区来承接。以浙江省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2000年上半年企业向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额达900亿元人民币。4’这些投资明显集中在地区的制造业和上海地区的贸易及第三产业。所以,我国产业升级最突出是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的态势,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业相关的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部部.东西一-.书一图2一 22002一2006年东、西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医采祠匕扮一西甜 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图2一 32002一2006年东、西部煤炭采选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雪梅;石竟成;刘艳艳;;区域政策对广东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2 孙久文;夏文清;;区域差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改革;2011年06期
3 朱镇斌;孙晓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4 汪一洋;;推动产业转移再上新台阶的几点思考与对策建议[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5 陈扬;;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6 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7 高南林;杨静;;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之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18期
8 王红伟;;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9 魏炳麒;;境外产业转移双向性实践及对中国的适应性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10 金琦;;浅谈产业转移的机理[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孙铁山;;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7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 执笔 胡少维;实施积极区域政策 培育经济新增长极(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实施积极区域政策 培育经济新增长极[N];机电商报;2009年
3 记者 王松平 通讯员 符信;联手推动产业转移[N];广州日报;2005年
4 昌慧东 陶莎 友福 蔚琴;上海产业转移看好灌南[N];连云港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潘文敏 特约记者 钟俊锋;抓好产业转移 加快经济发展[N];韶关日报;2005年
6 顾问君;产业转移创造世界新财富[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记者 周巍;以优惠的政策打造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N];郴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仕洪;荆门承接26个产业转移大项目[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甘超强邋特约通讯员 黄少立;河源产业转移园巨资“打基础”[N];南方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北交所新设“灾后重建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2 张婷婷;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政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叶琪;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陈文福;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徐冬芳;“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坡良;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1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