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4 22:19
【摘要】: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于2003年7月1日正式生效,确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本文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和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双边的贸易~1结构和所产生的贸易效益,找出了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双边应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和建议,以坚定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信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了研究这种制度安排对中国和东盟各国贸易所产生的效益,在第一章中本文介绍了影响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第二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和双边的减税进程。在第三章中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中国与东盟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的关税减让情况、非关税壁垒的取消、贸易竞争性等方面着手分析双方在目前的经济贸易状况下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已经和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从这部分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创造效应在某些类型的商品上表现得十分显著。在第四章本文分析了在自贸区的建设中双边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第五章提出了几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会带来各种积极效应,还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但总的来说,积极效应居于主导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752.7
本文编号:2679079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75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米宏伟;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建立自贸区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3 杨雅殠;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及合作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唐书娟;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法律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9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7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