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经济合作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3 03:09
【摘要】: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加速了区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输。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等领域整合发展,参与更大范围的地域分工已成为必然趋势,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步伐也明显加快。强化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已被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所证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加以引导,并根据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划分经济区,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的东北部,在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产业布局等方面与东北三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东北三省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协作区,且我国历次经济区域划分中都曾把内蒙古东部列入东北经济区。建国以来,内蒙古与东北三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基地,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三省一区一度面临许多困难,发展步伐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所以,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政策这一历史性机遇面前,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要努力解决经济合作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保护及接续资源等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加快相互间的经济合作,早日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振兴。 本文运用早期劳动地域分工与经济区域划分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以及现代部分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区的内涵及划分的相关理论,从历史渊源、资源、区位、产业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的基础以及在政策体制、交通设施、产业结构及承接、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双方经济合作的对策:第一,加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政策制度的协调与相互合作;第二,加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加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连接;第四,加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的资源开发与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屈虹;;蒙东城市发展研究综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轶琼;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1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