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4 06:33
【摘要】: 本文结合京津冀的历史发展状况,采用ESDA和CSDA空间数据探索技术对京津冀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地区在一个稳定的和平时期,长期呈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的行政区划情况,可以说少之又少。从目前的京津冀经济空间格局来看,三个地区之间彼此恶性竞争,没有形成一个良好产业梯度,产业结构严重趋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从ESDA技术分析看,京津冀CV系数和Moran’I值都在不断扩大,说明京津冀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还在扩大,并且京津冀富裕的县域和落后的县域各自都在空间不断集聚。其Local Moran’s I值表明,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廊坊、唐山一带,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经济落后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的西北部、中南部地区,其县域具有明显的极化效应。从CSDA技术分析看,京津冀空间结构属于空间误差模式,这说明京津冀经济增长所辐射的实际空间范围与目前的行政区划不匹配可能是影响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依靠关系重要原因。从其趋同速率θ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发现造成目前京津冀地区空间结构存在的实质问题是:京津冀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的存在着不匹配现象,其导致了本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进而引发了空间结构不合理。最后,本文结合国际主要都市大区的经验和京津冀地区的历史经验认为必须将北京、天津、河北做为一个整体建立北京大区统一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地区空间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诸多经济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图文】:
图 3.2 京津冀地区 1992 年和 2007 年县域人均 GDP 的 Moran 散点图通过比较图 3.2 中京津冀地区 1992 和 2007 年的 Moran 散点图,可以发现,自 1992 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京津冀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县域之间的总体空间差异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在 1992 年京津冀都市圈的大多数县区都落在 HH、LL 象限,落在 HH、LL 象限的县域占总县区的 65.9%。LL 象限的县区最多,占到总县区的 51.6%,即本区大多数县区的人均 GDP 比较低,而与之相邻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反映出一定空间依赖关系。同时,对比 1992年与年 2007 年发现,1992 年 LH 象限和 HL 象限的县域比 2007 年多,1992 年有52 个,2007 年有 41 个,这主要是由于在 1992 人均 GDP 较高的县区对周围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小,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少,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有限,使得其周围的县区只能处于第四象限,即其自身的经济低,但与其相邻的地区经济水平高;同时也可看出,1992 年 HH 象限的县区分布比较分散,说明区域间的差距相对大,经济还处于高度极化阶段。京津冀地区 2007 年的空间相互依赖关系已有所提高,HH、LL 象限县区的数量增加,而且 HH 象限县区的值相对比较集
1992-2007年期间县域经济空间差距的变化格局,可以进一步的将津冀地区1992和2007年各中心县域Local Moran’s I的计算结果反映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滞后图上,具体如以下图3.3和图3.4所示:图 3.3 京津冀 1992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 图 3.4 京津冀 2007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在图3.3和图3.4中,浅绿色长方形代表某一空间位置上的人均GDP的iz的绝对值,深蓝色长方形代表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绝对值。如果某一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较大,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较小,则表明该位置与周边经济差距较大并且可能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在图形上就表现为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之间高度的悬殊较大。如果该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高度相差不大,则说明该位置可能存在正相关。从以上两图对比可以看出,1992年绝大多数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的高度都很低
1992-2007年期间县域经济空间差距的变化格局,可以进一步的将津冀地区1992和2007年各中心县域Local Moran’s I的计算结果反映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滞后图上,具体如以下图3.3和图3.4所示:图 3.3 京津冀 1992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 图 3.4 京津冀 2007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在图3.3和图3.4中,浅绿色长方形代表某一空间位置上的人均GDP的iz的绝对值,深蓝色长方形代表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绝对值。如果某一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较大,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较小,则表明该位置与周边经济差距较大并且可能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在图形上就表现为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之间高度的悬殊较大。如果该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高度相差不大,则说明该位置可能存在正相关。从以上两图对比可以看出,1992年绝大多数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的高度都很低
本文编号:2780183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图文】:
图 3.2 京津冀地区 1992 年和 2007 年县域人均 GDP 的 Moran 散点图通过比较图 3.2 中京津冀地区 1992 和 2007 年的 Moran 散点图,可以发现,自 1992 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京津冀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县域之间的总体空间差异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在 1992 年京津冀都市圈的大多数县区都落在 HH、LL 象限,落在 HH、LL 象限的县域占总县区的 65.9%。LL 象限的县区最多,占到总县区的 51.6%,即本区大多数县区的人均 GDP 比较低,而与之相邻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反映出一定空间依赖关系。同时,对比 1992年与年 2007 年发现,1992 年 LH 象限和 HL 象限的县域比 2007 年多,1992 年有52 个,2007 年有 41 个,这主要是由于在 1992 人均 GDP 较高的县区对周围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小,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少,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能力有限,使得其周围的县区只能处于第四象限,即其自身的经济低,但与其相邻的地区经济水平高;同时也可看出,1992 年 HH 象限的县区分布比较分散,说明区域间的差距相对大,经济还处于高度极化阶段。京津冀地区 2007 年的空间相互依赖关系已有所提高,HH、LL 象限县区的数量增加,而且 HH 象限县区的值相对比较集
1992-2007年期间县域经济空间差距的变化格局,可以进一步的将津冀地区1992和2007年各中心县域Local Moran’s I的计算结果反映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滞后图上,具体如以下图3.3和图3.4所示:图 3.3 京津冀 1992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 图 3.4 京津冀 2007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在图3.3和图3.4中,浅绿色长方形代表某一空间位置上的人均GDP的iz的绝对值,深蓝色长方形代表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绝对值。如果某一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较大,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较小,则表明该位置与周边经济差距较大并且可能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在图形上就表现为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之间高度的悬殊较大。如果该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高度相差不大,则说明该位置可能存在正相关。从以上两图对比可以看出,1992年绝大多数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的高度都很低
1992-2007年期间县域经济空间差距的变化格局,可以进一步的将津冀地区1992和2007年各中心县域Local Moran’s I的计算结果反映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滞后图上,具体如以下图3.3和图3.4所示:图 3.3 京津冀 1992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 图 3.4 京津冀 2007 年区域空间滞后图在图3.3和图3.4中,浅绿色长方形代表某一空间位置上的人均GDP的iz的绝对值,深蓝色长方形代表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绝对值。如果某一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较大,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较小,则表明该位置与周边经济差距较大并且可能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在图形上就表现为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之间高度的悬殊较大。如果该位置上的人均标准化值iz和其空间滞后mij jj iw z≠∑ 的高度相差不大,则说明该位置可能存在正相关。从以上两图对比可以看出,1992年绝大多数浅绿色和深蓝色长方形的高度都很低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强;中国区域建筑业不均衡增长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卫衍武;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区域发展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