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0-08-09 03:35
【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时期,具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曾为我 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 装备部”。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 济一直缓慢前行,远远落后于后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还有环渤海经 济带。作为经济增长迫切需要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内容的东北装备 制造业,同样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装备水 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社会负担比较重等。本文试图从政府的角 度,探讨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运用财政和税收手段解决这些问 题,实现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振兴。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意义。首先,介绍装备制造业的内 涵及行业特征。其次,主要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 段两方面的现实出发,提出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并揭示世界上发 达国家进入重工业经济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一般规律性。 第二部分: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在这部分,主 要从三个层次分析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首先,分析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国民 经济和工业体系中处于战略地位;其次,肯定装备制造业在东北工业体系中 的核心地位;最后,突出东北装备制造业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部分:东北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主要通过产业布局 与规模分析、产业竞争力分析和所有制构成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目前东北装 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便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振兴策略。 第四部分:发展区域经济与振兴衰落产业的国内外经验借鉴。一方面,借 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及衰落产业的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借鉴我 国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用于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 措施。 第五部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对策。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 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针对目前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主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427;F81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国盛;振兴东北:再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2 李会梅;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 “时代”与您同行[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5年03期

3 庄石城;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 共同繁荣中国焊接大市场[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5年03期

4 王军 ,沈博;装备制造业成为振兴东北庞大计划的“引擎”[J];税务;2003年10期

5 崔健;振兴东北经济战略与中日韩投资合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李东雷 ,李彦峰 ,范玉英;振兴东北政府应如何作为[J];经济论坛;2004年06期

7 马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04期

8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05期

9 焦迪南;;驻足东北 体验振兴[J];机电产品市场;2006年09期

10 杨扬;;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主任张国宝[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蒋恩尧;吴传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世权;;关于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新;刘冬平;;装备制造业防护涂料系统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丽娜;宋葛龙;;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不断提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第二章 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8 温晓丽;;沈阳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链的培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郭宇;;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吴和平;;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努力建设西北最大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关于宝天跨区域兼并重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培炎:大力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记者 王军 沈博;装备制造业振兴东北的“引擎”[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刘晓华;承担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任[N];大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柳祖林;创新成就“智”造 借力谋求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柳祖林;振兴中的东北装备制造业该如何走(上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柳祖林;振兴中的东北装备制造业该如何走(下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7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调研组;焕发老装备制造业基地新生机[N];经济日报;2008年

8 孙书博;东北装备制造业“赶考”金融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王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高端新品需求强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柳祖林;东北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促产业升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金平;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尚利;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春霆;虚拟经济发展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马晓云;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王铜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田丹;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外部技术获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谭成旭;复杂装备制造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长华;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刘锐;加快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业展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马妍;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翟羽;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卫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罗毅;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方佳维;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吴传荣;入世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9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谢海忠;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6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786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