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湖北省学科结构优化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3
【部分图文】: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1.6.2 研究方法结合研究需要,本文共采取文献研究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定量研究法和访谈法等五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的第二章中采取文献研究法,具体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发表的相关文献和书籍,结合上网查阅资料,充分了解关于供给侧理论相关知识,根据理论基础得出供给侧理论对省域学科结构优化工作的启示,并探讨供给侧视角下省域学科结构优化的机理。(2)政策文本分析法:本文第三章采取政策文本分析法,大量搜集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相关的政策文本,结合湖北省学科结构调整历史,通过对学科结构调整的政策文本体例、政策文本基本结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时间,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机构等维度对全国和湖北省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相关文本的形式和特
图 5-4 湖北省学科结构分布的布局结构待丰富和文化的长期影响,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多年,湖北省也不例外。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已经得到了稳定发展,但学术类的研究生仍然授权点的数量还是总体招生规模,专业型研湖北省专业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数量和学术可以看出差距更甚。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践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非纯学术型具有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的专业型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供给不足的情况则导致了供求不级人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业产能下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图 6-1 湖北省学科结构调整发展方向(2)湖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迅速湖北省学科结构应然状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省域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具体来说,湖北省曾提出“到 2020 年,湖北省高校 20 个学科领域进入前列,50 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60 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前列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①。这一目标的设置即是湖北省优势学科的发展湖北省学科结构优化应然状态的特征之一。当然,一流学科的建设主要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和部分部委属院校和少数重点大学。对于其他来说,定位于区域特色学科和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就是其发展重点。坚主,多元支撑,抱团攻关,重点突破”的学科建设模式,以优势特色学展带动其他学科,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促进学科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同各要素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最终达到湖北省学科结构整体实大的状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兆彤;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结构调整的设想[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1期
2 许春秀,张文修;我校学科结构调整势在必行[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陈燮君;学科超常结构与学科结构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4 陈燮君;;学科结构理论史纲[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01期
5 陈燮君;;论学科结构的演进规律[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1期
6 杨爱程;评“学科结构”派的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6期
7 桂水德;;上海地区研究生供需趋势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8年05期
8 赵红州,蒋国华,郑文艺;论基础学科结构问题[J];科学学研究;1989年04期
9 张爱卿;学科结构中心课程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10 赵红州;蒋国华;郑文艺;;关于基础学科结构问题——苏、美两类学科结构的比较[J];中国科学基金;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魏树堂;;简谈结构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中)[C];2006年
2 尤波;于惠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与改革[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贾枭;;高校学科结构在第三产业兴起下的适配情况及发展预测[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杨忠厚;刘宏: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助力全面开放[N];辽宁日报;2018年
2 本报通讯员 熊春红;编制严重不足 学科结构不合理[N];云南政协报;2013年
3 实习生 高怡 本报记者 罗晓玲;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优化学科结构 促进自身发展[N];乐山日报;2007年
4 陈世昌;完善教师学科结构 建立培训责任链条[N];云南政协报;2014年
5 洋 文;创立科研学科结构新框架[N];中国海洋报;2005年
6 王庆;教师学科结构亟待调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胡博理;优化学科结构[N];河北日报;2002年
8 陈捷;北京科大面向市场调整学科结构[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朱伟光 通讯员 王俊兰;优化专业学科结构 培养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屈广臣 通讯员 胡静;赤峰学院 调整学科结构 服务区域经济[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必坤;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杨亮;基于教育系统工程理论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宸;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湖北省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谭金明;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常亮;天津大学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慧贞;基于多维计量的学科结构与演化轨迹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孙丽莎;中美一流大学学科结构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熊妮;甘肃省高等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武凌;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四川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董莉;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学科建设的协调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杨颖;基于共词分析的学科结构可视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适切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18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1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