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6:50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这两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技术、国际金融这四个方面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在内容上包含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从这个方面上来看,区域经济合作并不是单纯的在这四个方面的合作,更不可能是在贸易、投资等其中某一项的合作。区域经济合作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产业的合作,即三次产业全方位的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就是产业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禀赋、资本、科技等相关政策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对那些自身产业结构并不合理,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目前这种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进行产业合作是这些国家进行其他经济领域合作的前提与基础。这更凸显出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的研究的重要性。 本文运用归纳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区域产业合作进行了研究,全文主体分成七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创新点所在。第二章主要介绍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产业发展、产业合作的现状以及产业合作特点、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了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与竞争性,并结合新疆的主要产业分析新疆与中亚国家在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五章在结合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竞争性及合作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双方今后一段时间区域产业合作的方向。第六章国际区域产业合作模式的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并在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和能源工业为基础,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型合作的思路指导下,提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三种模式:合作开发模式、良性竞争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第七章提出推动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5.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乾星;;面向中亚开放的中国新疆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以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3期

2 顾华详;;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涉外经济纠纷及其解决模式探索[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7期

4 胡颖;李道军;;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贸易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5 尚质;;新疆与中亚科技合作渐入佳境[J];中亚信息;2009年12期

6 王雪锋;龚新蜀;;试析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王海燕;;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合作[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08期

8 竹效民;;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现状与展望[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04期

9 董平;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J];中亚信息;2004年08期

10 胡颖;;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Ismayil;A.Abdulla;A.Tumur;A.Abbas;;中国新疆Aspicilia属地衣的分类学研究(英文)[A];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stematic Lichenology & Bryology[C];2010年

2 Bohdan Krawchenko;;中亚国家政府与学界的经济政策制定能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尹林克;王雷涛;;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柽柳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策略[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高木木;阎平;李学禹;;新疆棘豆属植物分类学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5 徐妍;;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卢岩;王保捷;丁梅;庞灏;孙大成;;中国新疆维吾尔群体DYS389 Ⅰ/Ⅱ、DYS390基因座及单倍型遗传多态性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邓胜徽;卢远征;;三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及新疆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杜建材;;中国新疆苜蓿野生种群秋眠性的研究[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白桦;;乌鲁木齐——中国西部的一片投资热土[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尤庆敏;王全喜;;中国新疆硅藻分类区系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帼力 任华;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上)[N];新疆日报(汉);2005年

2 程勇;中亚家具市场广阔 吸引中国企业西进[N];西部时报;2007年

3 吕淑华;新疆开辟中亚市场会展之路[N];国际商报;2006年

4 杨燕萍;到中亚办展 好评如潮隐忧亦现[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石锋;开展“中国新疆文化周”活动[N];新疆日报(汉);2006年

6 钱勇;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N];新疆日报(汉);2007年

7 国家305项目办公室提供;中国新疆和中亚邻国矿产资源对比研究与高效勘查技术集成[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8 记者 汪春林;第十八届乌洽会隆重开幕[N];塔城报;2009年

9 曾锁怀 王卫;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边境贸易[N];新疆日报(汉);2005年

10 记者 顾彬 实习生 吝昌昌;2007中国新疆(昌吉)种子展示交易会闭幕[N];昌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建英;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程早霞;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1940s-1972)[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苏晓宇;美国对中亚军事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7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8 蒋新卫;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亮;9·11事件以来俄罗斯的中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蒙延军;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魏英杰;东突势力与中亚伊斯兰极端势力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陈淑嫱;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4 陈其翔;冷战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军事安全合作[D];外交学院;2009年

5 孙继芳;中国的中亚石油战略及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睿;我国与中亚、俄罗斯石油合作法律机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高亚滨;“9·11”后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与美国因素[D];新疆大学;2005年

8 李响;中亚地区恐怖组织及其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9 马翠翠;欧盟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新发展[D];新疆大学;2012年

10 孙钰;冷战后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0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20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