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业园区研究
【学位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4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工业园区的定义及理论综述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与工业园区理论研究
2.1 区域经济理论
2.1.1 区域经济与工业园区
2.1.2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2 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 工业园区的作用
3.1 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3.2 工业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环境
第四章 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及实例介绍
4.1 国外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4.1.1 日本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4.2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4.3 国外工业园区带来的先进经验
4.3.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
4.3.2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4.4 新疆工业园区发展状况
4.5 实例剖析—以伊东工业园区为例
4.5.1 伊东工业园区整体概况
4.5.2 伊东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4.5.3 伊东工业园区优势资源、产业布局及项目运行情况
4.5.4 伊东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制约新疆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5.1 建设资金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后续建设资金匮乏
5.2 优惠政策落实难,要素供给价格偏高
5.3 招商引资难度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5.4 园区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对入园企业战略导向弱
5.5 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难以发挥
第六章 新疆工业园区的发展对策
6.1 以产业集群的思维发展工业园区
6.2 以支柱产业条件定位工业园区
6.3 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发展工业园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双善;王建勇;;在机遇与困境中前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园区发展调查与思考[J];大陆桥视野;2008年05期
2 马自学;;甘肃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部分工业园区调研报告[J];财会研究;2008年20期
3 应永利;;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J];资料通讯;2004年Z1期
4 张丽娜;;新疆石河子市发展重化工产业的理论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08期
5 屈路;;地方政府在发展工业园区中的作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6 廖善谷;;加快工业园区发展 推进财源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7 刘洁;;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J];企业导报;2010年12期
8 徐雅;韩艳红;;如何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活力[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3期
9 顾宝凤;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载体[J];价格月刊;2002年11期
10 徐建中;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J];时代潮;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方春阳;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胡振国;深港经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徐艳芳;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吴晓天;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8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谢先彪;企业集群的风险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向建平;五强溪库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苗招弟;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关键要素分析及其建设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松平;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邵山虎;新疆工业园区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刘晓航;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琳;烟台世界葡萄酒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8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3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