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9:5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心城市己越来越成为发挥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的相对独立的重要微观环境系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创新能力越来越直接地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形成制约。作为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繁荣的“发电厂”,中心城市实施城市创新战略不仅有利于自身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使之成为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由于中心城市是代表其所在国家、区域参与国际区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实施对国家、区域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重庆、成都、昆明和贵阳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基于以上及相关研究建立立论基础,阐明城市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界定城市创新系统的内涵,并构建了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七个子系统所支撑的一个完整的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框架。 论文的后半部分围绕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制定中心城市创新战略展开,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城市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在采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上游地区4个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重庆、成都、昆明中心城市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明确其创新能力的水平、优势和劣势,进而据此制定出了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总体思路、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及主要战略举措。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9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1.1.2 实施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城市创新研究的进展
1.2.2 国内城市创新基本理论研究
1.2.3 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中心城市的基本理论
2.1.1 中心城市的内涵
2.1.2 中心城市的特征
2.1.3 中心城市的功能
2.2 城市创新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城市创新的界定
2.2.2 城市创新系统的界定
2.2.3 城市创新能力的界定
2.2.4 城市创新战略的界定
2.3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
2.3.1 城市创新的构成要素分析研究
2.3.2 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
第3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模型的选择
3.1 城市创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创新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
3.1.2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
3.1.3 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3.1.4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3.2 城市创新系统评价的方法模型
3.2.1 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选择
3.2.2 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原理的简单介绍
第4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评价及现状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整理
4.2 模型分析结果
4.2.1 因子分析的评价结果
4.2.2 聚类分析的评价结果
4.3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3.1 知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2 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3 产业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4 环境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5 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6 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7 文化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第5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的战略构想及主要战略举措
5.1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构想
5.1.1 制定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原则
5.1.2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总体思路
5.1.3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重点——构建“三类创新核心区”
5.2 中心城市创新的主要战略举措
5.2.1 知识创新
5.2.2 技术创新
5.2.3 产业创新——建立四大创新高地
5.2.4 环境创新
5.2.5 管理创新
5.2.6 制度创新
5.2.7 文化创新
第6章 结论
1.研究结论
2.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1106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99.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1.1.2 实施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城市创新研究的进展
1.2.2 国内城市创新基本理论研究
1.2.3 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中心城市的基本理论
2.1.1 中心城市的内涵
2.1.2 中心城市的特征
2.1.3 中心城市的功能
2.2 城市创新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城市创新的界定
2.2.2 城市创新系统的界定
2.2.3 城市创新能力的界定
2.2.4 城市创新战略的界定
2.3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
2.3.1 城市创新的构成要素分析研究
2.3.2 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
第3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模型的选择
3.1 城市创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创新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
3.1.2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
3.1.3 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3.1.4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3.2 城市创新系统评价的方法模型
3.2.1 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选择
3.2.2 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原理的简单介绍
第4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评价及现状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整理
4.2 模型分析结果
4.2.1 因子分析的评价结果
4.2.2 聚类分析的评价结果
4.3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系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3.1 知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2 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3 产业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4 环境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5 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6 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4.3.7 文化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障碍分析
第5章 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的战略构想及主要战略举措
5.1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构想
5.1.1 制定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原则
5.1.2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的总体思路
5.1.3 中心城市创新战略重点——构建“三类创新核心区”
5.2 中心城市创新的主要战略举措
5.2.1 知识创新
5.2.2 技术创新
5.2.3 产业创新——建立四大创新高地
5.2.4 环境创新
5.2.5 管理创新
5.2.6 制度创新
5.2.7 文化创新
第6章 结论
1.研究结论
2.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鹏;榆林市构建陕甘宁蒙晋五省吡邻区域中心城市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黄娟;太原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城市创新能力互动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