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昭通市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1:59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地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昭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必将遭遇更大的挑战。如何把握好历史契机,解决好昭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实现昭通的人民增收脱贫致富、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局。 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发展理论为像昭通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本文在研究特色产业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特色产业实践的经验、教训,结合昭通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昭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在本论文写作前查阅了大量的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工作;运用了多种量化分析手段:偏差-份额模型、比较劳动率上升率模型、区位商、市场竞争优势指数、贡献率等,对昭通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目前昭通产业结构欠佳、竞争力较弱,调整的方向应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符合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业、特色工矿业和特色旅游业。在详细研究特色产业内涵、特征、选择标准、评价指标、特色产业的选择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昭通发展特色产业的基本思路以及对特色产业的布局进行了概括。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畜牧、果蔬、药材、薯类和烟叶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产品基地带动农民致富;特色工矿业以矿产及矿产加工、烟草制品、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发展重点;游业要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温泉度假、城市休闲、夏季避暑、大江漂流和自驾车旅游为重点,要“抓大放小”,重点打造最有价值的旅游品牌,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面开发。最后,论文对昭通发展特色产业相应的保障支撑系统作了具体的说明。
【学位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特色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相关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享赋理论
        四、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节 国内特色产业相关理论
第三章 昭通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昭通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
    第二节 昭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昭通市的经济发展速度
        三、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潜力
        四、小结
    第三节 昭通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昭通产业结构分析
        二、小结
第四章 特色产业是昭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第一节 特色产业内涵及特征
        一、特色产业的内涵
        二、特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昭通发展特色产业的依据
        一、发展特色产业符合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
        二、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发挥欠发达区的资源优势
        三、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昭通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昭通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
        二、昭通地区的社会资源状况
        三、基本分析结论
    第四节 昭通优势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一、特色产业评价标准
        二、特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三、昭通特色优势资源产品分析评价
        四、昭通特色工业行业分析
        五、昭通特色产业的选择范围
第五章 昭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布局
    第一节 昭通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及其布局
        一、昭通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二、昭通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区域性布局
    第二节 昭通特色工矿业发展思路及其布局
        一、昭通特色工矿业发展思路
        二、昭通工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区域性布局
    第三节 昭通特色旅游业发展思路及其布局
        一、特色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特色旅游发展思路
        三、昭通旅游开发的重点布局
第六章 昭通市特色产业支撑系统的建设
    第一节 建设特色产业支撑系统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昭通建设特色产业支撑系统的措施
        一、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二、发展科技教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培养人才
        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加强基础实施建设
        五、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东青;泰安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培;城郊县域经济—邯郸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肸;地方特色产业集群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池洪涛;贵州省特色优势产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