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padvisor电子社区的国外对中国旅游地关注度及空间格局
发布时间:2020-10-16 12:07
入境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入境旅游活动中外国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旅游电子社区对旅游地的关注情况正在对游客的旅游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用户贡献内容(UGC)已逐渐成为旅游行为与感知研究的重要数据源。 本文以Tripadvisor旅游电子社区为研究对象,尝试用从UGC中提取的空间信息表征国外游客对中国旅游的关注情况,实现国外旅游电子社区中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时空特征分析,为入境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利用网页信息采集技术设计了采集流程,获得电子社区中与中国相关的大量旅游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包含论坛、话题、和旅评信息的旅游文本数据库,实现了旅游文本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中国省、市、旅游景点三级英文地名数据库的设计为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提取旅游文本中的地名频次信息和其在ArcGis中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支撑。 区别于利用搜索引擎关键词数量描述网络关注度的方法,本文引入电子社区层次结构为权重因子,建立了基于社区UGC的旅游关注度模型,能够灵活调节模型表达的重点,优化计算结果。 在对著名旅游电子社区Tripadvisor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中发现,国外社区用户对中国旅游的关注呈现3个典型特征:(1)旅游关注集中在“长城、泰山、黄山、九寨沟、张家界”等少数旅游吸引物,和“北京、香港、上海、桂林”少量目的地城市;大量吸引物和目的地关注度较低,呈现“长尾现象”与极化特征。(2)吸引物与目的地城市的关注空间具有明显耦合性,关注度较高的吸引物多临近或隶属于关注度较高的城市,如桂林阳朔、北京长城、成都都江堰和九寨沟、杭州西湖等。(3)旅游关注空间整体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东-中-西”格局,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东-中-西”梯度格局基本耦合;北京、香港、广州、深圳、上海、成都等关注中心也与区域经济中心一致。(4)旅游关注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表现出由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特征。Tripadvisor对中国旅游关注情况的时空演变趋势是从东向西,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旅游景区向周边景点发展,总体表现出由经济、旅游中心向外扩散的特点。互联网的发展、旅游资源禀赋、电子口碑传播模式、地理区位和经济水平等是影响旅游者关注度及其空间格局及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设计了新的数据采集流程,实现了地名数据库设计和旅游文本数据库的有效管理,建立了电子社区中的旅游关注度模型,旨在解决互联网用户对区域旅游关注的定量计算问题,为基于互联网UGC的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P208;F592
【部分图文】:
6.2 Tripadvisor 对中国旅游的关注度空间格局统计分布曲线仅反映了国外用户对中国旅游关注的数据分布情况,不能明确表示关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尤其是难以反映曲线尾部的大量中低关注度地名分布特征及其与关注度地名的空间关系。通过将旅游吸引物和目的地标准名称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接,利用 GIS 软件的地图可视化方法表现 Tripadvisor 用户对中国旅游关注度的空间格,如图 6.2 所示。
图 6.3 中国旅游关注度的时空格局演变(1)Fig.6.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warenessabout the Chinese tourism(1)
28图 6.3 中国旅游关注度的时空格局演变(2)Fig.6.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the awareness about the Chinese tourism(2)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3233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P208;F592
【部分图文】:
6.2 Tripadvisor 对中国旅游的关注度空间格局统计分布曲线仅反映了国外用户对中国旅游关注的数据分布情况,不能明确表示关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尤其是难以反映曲线尾部的大量中低关注度地名分布特征及其与关注度地名的空间关系。通过将旅游吸引物和目的地标准名称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接,利用 GIS 软件的地图可视化方法表现 Tripadvisor 用户对中国旅游关注度的空间格,如图 6.2 所示。
图 6.3 中国旅游关注度的时空格局演变(1)Fig.6.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warenessabout the Chinese tourism(1)
28图 6.3 中国旅游关注度的时空格局演变(2)Fig.6.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the awareness about the Chinese tourism(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2 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3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4 路紫;赵亚红;吴士锋;韩冰;;旅游网站访问者行为的时间分布及导引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5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李东和;王艳;;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6 龙茂兴;孙根年;马丽君;王洁洁;;区域旅游网络关注度与客流量时空动态比较分析——以四川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7 王章郡;方忠权;杜坤;;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基于Google搜索解析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8 杨敏;马耀峰;李天顺;李君轶;;网络信息与入境旅游流的V-R耦合关系分析——以澳大利亚入境旅游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9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4期
10 马绍龙;刘海砚;;基于文档集的文本挖掘模型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843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