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与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4:27
   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但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城市化速度明显滞后,城市化水平相对下降,且城市化动力严重不足。新时期,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化格局及动力机制发生了明显改变。在此背景下,研究东北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策略,对于响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解决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城乡互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地理学思维方式,以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包括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在内的东北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的相关问题。 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城市化、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调控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论述,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基础理论及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明确了推动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动力因素及动力机制。 第三部分,立足于新时期东北地区城市化推进的背景,本着促进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省(区)合作共进的理念,选择了城市化动力机制调控的路径;并针对不同地域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化动力机制调控模式;最后针对区域城市化推进的重大战略性及决策性问题,拟定出支撑城市化动力机制调控实施的保障体系。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299.2
【部分图文】:

省市,平均水平,城市化率,东部沿海


(二)市镇数量与分布目前,东北地区拥有设市城市 101 个,城市平均密度为 0.80 个/万 KM2,远远低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 1.19 个/万 KM2的平均水平,略高于全国 0.69 个/万 KM2的水平(如表 2-1)。就东北三省而言,其城市密度与我国沿海省市接近,且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蒙东三市一盟则相对较低(如图 2-3)。

市镇,省市,平均水平,东部沿海


(二)市镇数量与分布目前,东北地区拥有设市城市 101 个,城市平均密度为 0.80 个/万 KM2,远远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 1.19 个/万 KM2的平均水平,略高于全国 0.69 个/万 KM2的水平如表 2-1)。就东北三省而言,其城市密度与我国沿海省市接近,且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蒙东三市一盟则相对较低(如图 2-3)。

东部沿海,省市,东北三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 5303 13897 11.1 59.5 29.4 48.3 吉林省 2958 10921 19.0 46.6 34.4 46.1 辽宁省 6873 16297 11.2 47.7 41.1 34.4 河北省 8837 13017 15.5 53.2 31.3 49.3 天津市 2932 31550 3.5 53.2 43.3 19.6 山东省 15491 16925 11.5 56.3 32.2 46.9 江苏省 15512 20675 8.5 56.5 35.0 34.6 上海市 7450 32258 1.3 50.8 47.9 9.6 浙江省 11243 23942 7.3 53.7 39.0 29.6 福建省 6053 16540 12.9 48.7 38.4 42.5 广东省 16040 19683 7.8 55.4 36.8 37.9 东部沿海省市合计 90431 18858 9.2 53.8 37.0 37.5 全国 136515 10395 15.2 53.0 31.8 49.1 东北三省 15134 14088 12.7 51.6 35.7 41.9 东北地区 16061 13467 13.5 50.6 35.9 43.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那玉林;刘贺贺;;包头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静;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靓洁;煤炭城市转型期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小青;城市化的经济动力与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旭东;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模式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梁振民;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4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1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