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金融危机后云南省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21:32
   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成自由贸易区,双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0.1%,东盟六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0.6%。2015年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建成自由贸易区,这四国将对90%的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因此在与东盟的贸易交往中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一直以来东盟都是云南省的重要贸易伙伴。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目前危机已经逐渐消退,但从危机中挖掘现有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这一契机,从而进一步的发展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最终促进云南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为了考察金融危机对云南省与东盟贸易的实际影响。本文一方面对选取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定量分析研究金融危机对云南省和东盟贸易的影响。在定量分析中首先根据2001年—2010年十年间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额数据来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云南——东盟双边贸易额与云南省GDP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随后通过建立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云南省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程度。 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东盟贸易额与云南省GDP之间存在相关性;距离和GDP仍是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实行人民币区域结算对双边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广东省与广西省对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产生了分流作用。最后,文章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金融危机后云南省与东盟双边贸易中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加强金融业对云南省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区域结算;积极利用外资推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与国内各省合作,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机遇,积极努力发挥云南省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桥头堡作用。 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现实意义以及全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着重对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概括综述,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对金融危机对云南省和东盟贸易的影响做出定性分析;第四章主要通过建立一元线性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影响云南省和东盟间贸易的程度;第五章在前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后云南省与东盟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
【学位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752.7
【部分图文】:

东盟,云南省,地理位置


图 1.2 云南省与东盟十国地理位置云南全省十七个地州市中有八个属于边境地区:文山、红河、普洱、两地州与老挝的丰沙里、乌多姆塞、琅南塔省接壤;德宏、保山、临沧、怒江、西双版纳、普洱六个地州与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接壤。云南省是与东盟其他各国的地理距离最近的我国省份之一,在地理条件上有着进行贸易的独特优势。另外,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与东盟各国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此外,从社会条件来看,云南省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很多民族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周边国家具有文化同源的特点,相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使得云南省在与东盟的贸易交流中占据了独特的优势。云南的口岸具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云南是中国通向南亚、中东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翡琦;;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的中泰贸易现状及展望[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2 ;东盟·时事动态[J];华人世界;2011年08期

3 吴胜蓝;;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的选择——基于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杨丹志;;期待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共赢[J];瞭望;2010年01期

5 方慧玲;;佟晓玲谈2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及未来走向[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6 王勉;王军伟;王秋凤;;中国—东盟自贸区“周年”兴旺[J];瞭望;2010年44期

7 ;盛会—机会—互惠 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10+1>11[J];瞭望;2010年42期

8 韦鹏翥;;从地缘经济学看东盟经济一体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9 冯怀宇;;东盟六国港口物流国家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年10期

10 刘志雄;蒙菊花;;东盟对华投资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物价;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6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赵铁;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九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宫济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薛伟达;后危机时代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益林;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菲;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小颖;中国对东盟技术劳动力输出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寒梅;认同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立功;战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与策略选择[D];外交学院;2010年

9 唐晶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徐莉;云南高校与东盟科技合作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5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55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