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5:2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兴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亚经济一体化相对滞后,步履维艰。这给东亚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使这一问题成为政界、学界、经济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系统回顾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非传统收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轮轴—辐条理论(Hub and Spoke Theory),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暂时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可行路径。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目前的困境与东亚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初始条件密切相关,其制约条件不仅包括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区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高依赖以及对外部资金的巨大需求等经济因素,而且包括各种政治和文化上的制约因素,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因某种产业和利益的受损,导致利益集团和国内民众的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和涉及与美国关系,影响各国的国家利益;东亚各国不存在共同的文化起源和文化认同,区域意识薄弱等等。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采取与欧盟与北美自由区不同的模式,必须从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理念、增进各国政治互信、继续深化经济合作等入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朝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面前进。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14.46
【部分图文】:
是对关税总协定第24条的一个突破”。⑤陈峰君认为,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超国家机构最现实的可能性是复合国家间规制模式,其次是渐进超国家模式(见图1一l)。(三)共同市场模式。李京文认为,东亚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应以建立“共同市场模式”为努力方向,名称以“东亚共同市场”为宜。共同市场应遵循渐进的方式,从有限的国家、有限的目标开始启动,一步一步提高经济一体化合作水平,扩大其合作成员。⑥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迪特尔教授认为,货币金融合作应成为亚洲国家合作的新形式,由东亚货币体系的联盟而走上政治联盟。⑦。庞中英:《权力与财富一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sakakibaraEand、乞m欧awas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演进及构成图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8702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14.46
【部分图文】:
是对关税总协定第24条的一个突破”。⑤陈峰君认为,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超国家机构最现实的可能性是复合国家间规制模式,其次是渐进超国家模式(见图1一l)。(三)共同市场模式。李京文认为,东亚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应以建立“共同市场模式”为努力方向,名称以“东亚共同市场”为宜。共同市场应遵循渐进的方式,从有限的国家、有限的目标开始启动,一步一步提高经济一体化合作水平,扩大其合作成员。⑥德国杜伊斯堡大学迪特尔教授认为,货币金融合作应成为亚洲国家合作的新形式,由东亚货币体系的联盟而走上政治联盟。⑦。庞中英:《权力与财富一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sakakibaraEand、乞m欧awas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演进及构成图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斯聪;;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权问题探究:困境与出路——基于欧洲的经验[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境;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及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岩;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长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导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艳;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张英;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对土地利用需求的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琳;成德绵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8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5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