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条件下广西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一章 相关分工理论分析
1.1 国际分工理论
1.1.1 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
1.1.2 国际分工理论简评
1.2 区域分工理论
1.3 以上理论对本文的意义
第二章 国际分工态势及中国在CAFTA中的分工
2.1 国际分工现状与趋势
2.1.1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呈现网络型分工体系
2.1.2 世界分工格局与国际产业结构相对应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市场内部化共存
2.1.4 创新改进国际分工,知识资源抢占分工制高点
2.2 国际产业新动态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双边协定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2.4 中国在 CAFTA中的分工状况
2.4.1 中国在CAFTA中的分工现状
2.4.2 东盟与中国的产业分工分析
第三章 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关系研究
3.1 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联系和区别
3.2 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对国内分工的影响
3.2.1 参与国际分工的理念推动国内分工
3.2.2 国际分工合作强烈影响国内合作协议的产生
3.2.3 应对国际分工挑战,国内将更注重产业分工
3.2.4 应对国际分工机遇,国内产业分工将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3.2.5 参与国际分工可能抑制国内分工
第四章 CAFTA进程中广西与周边地区的分工问题
4.1 广西及周边地区参与对外区域合作的反应
4.1.1 广西及周边地区积极把握机遇、参与合作
4.1.2 广西及周边地区适应新形式的产业规划
4.2 广西及周边地区与东盟的产业分工概况
4.2.1 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分工
4.2.2 云南与东盟的产业分工
4.2.3 广东与东盟的产业分工
4.2.4 海南与东盟的产业分工
4.3 广西及周边地区的分工合作状况
4.3.1 广西与广东的分工合作概况
4.3.2 广西与云南的分工合作概况
4.3.3 广西与海南的分工合作概况
4.4 广西与周边地区分工的总体状况
4.4.1 广西与周边地区的分工测定
4.4.2 广西与周边地区相关的分工数据分析
第五章 影响广西及周边地区发展产业分工的三大因素
5.1 体制影响双边或多边合作
5.1.1 广西及周边地区的体制未尽完善
5.1.2 需加强区域管理制度建设基础
5.2 主体战略影响双边或多边合作
5.2.1 重竞争、轻合作的负面性
5.2.2 需鼓励区域企业合作,逐步建立水平分工关系
5.3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因素
5.3.1 产业结构趋同利弊
5.3.2 广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同构现状
5.3.3 广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选择
第六章 广西与周边地区分工趋势
6.1 广西及周边地区与东盟的分工空间
6.1.1 农业领域分工
6.1.2 制造业领域分工
6.1.3 旅游业领域分工
6.1.4 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分工
6.2 广西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展望
6.2.1 政府在分工中的创新思路
6.2.2 广西及周边地区分工探析
6.2.3 加快产业区际转移,深化区域产业分工
6.3 广西参与两类分工的总结
6.3.1 注重对外分工与对内分工的衔接
6.3.2 国外与国内分工方向的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东声;覃雅静;;CAFTA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前景分析[J];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2 凌常荣;魏辉;;CAFTA背景下广西旅游合作路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3 施锦;;在CAFTA条件下广西及周边地区的分工现状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4 辛慧祎;;CAFTA下广西与越南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11年05期
5 辛慧祎;;CAFTA建成后广西利用外资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6 武安华;袁涛;;CAFTA进程中我国周边省区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5期
7 杨羡莲;走进东南亚 寻求发展新空间[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范祚军 ,何国煜;CAFTA框架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02期
9 范祚军,覃合;CAFTA框架下区域性统一证券市场构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世泽;;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李少游;广西国土资源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赋屏;广西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奉钦亮;广西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吴郭泉;广西岩溶地区可持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郑跃鹏;基于“3S”技术的广西海岸带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叶绍明;广西桉树工业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赖小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温放;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爱平;广西家法族规概论[D];湘潭大学;2003年
2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庞丹丹;近现代广西教会学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韬;广西水路货运结构调整规划及措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建军;《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6 邓昀;广西实施现代物流管理的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7 解永军;广西运德发展战略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8 王培县;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9 刘雅媚;广西武术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冯海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1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