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
发布时间:2020-10-29 17:07
自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历史上一度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工业和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渐渐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引起了“东北现象”的产生。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央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这一战略决策也是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东北地区应该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解决东北三省存在的诸多问题,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东北三省必须加强经济合作。但如何进行经济合作,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把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采用了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经济合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力求得出真实、可靠、正确的结论。 本文共分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回顾,以此寻找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首先,地区合作离不开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因此,本文选取了西托夫斯基和德纽的大市场理论作为建立东北三省统一大市场的理论指导。其次,由于构成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结构,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节点、轴线和网络。因此,本文将相关理论,即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等也一并作为指导东北三省合作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二部分是对东北三省经济合作具备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方面,文章分析了东北三省在历史、文化、产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进而阐述了东北三省合作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分析了东北三省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1)东北各城市间的产业整合与行政分割存在矛盾;(2)东北三省合作的软硬件条件不足;(3)东北三省的合作存在“盟主”之争。 第三部分是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借鉴。具体从国内、国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经验借鉴中,本文重点分析并借鉴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中,本文借鉴了国外著名经济区及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出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几个成功经验:(1)必须建立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的统一管理机构;(2)必须构建区域经济的统一大市场;(3)必须分阶段、渐进性地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进程;(4)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四部分是提出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文章首先研究了东北三省经济合作必 须解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步骤设想,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渐进的步骤:(1)东北三省四市合作;(2)东北三省十市(州)合作;(3)东北三省全面合作。最后,文章提出了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措施保障。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一、西托夫斯基和德纽的大市场理论
二、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模式
三、萨伦巴和马利士的点轴开发理论
四、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第二章 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具备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具备的有利条件
(一) 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具有同根性
(二) 东北三省的区位和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
(三) 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四) 东北三省在资源及其开采上具有互补性
二、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东北各城市间的产业整合与行政分割存在矛盾
(二) 东北合作的软硬件条件不足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借鉴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经验借鉴
(一)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 国外著名经济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 国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借鉴
三、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几点启示
第四章 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
一、打造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基础
(一) 建立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二) 统筹规划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
(三) 国家要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四) 做大做强东北三省支柱产业
(五) 注重发展东北三省产业集群
(六)构建东北三省区内统一大市场
二、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层次选择
(一)东北三省四市合作
(二)东北三省十市(州)合作
(三)东北三省全面合作
三、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一)东北四市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二)东北十市(州)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三)东北三省全面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1202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一、西托夫斯基和德纽的大市场理论
二、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模式
三、萨伦巴和马利士的点轴开发理论
四、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第二章 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具备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具备的有利条件
(一) 东北三省的历史、文化具有同根性
(二) 东北三省的区位和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
(三) 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四) 东北三省在资源及其开采上具有互补性
二、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东北各城市间的产业整合与行政分割存在矛盾
(二) 东北合作的软硬件条件不足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借鉴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经验借鉴
(一)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 国外著名经济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 国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借鉴
三、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几点启示
第四章 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
一、打造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基础
(一) 建立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二) 统筹规划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
(三) 国家要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四) 做大做强东北三省支柱产业
(五) 注重发展东北三省产业集群
(六)构建东北三省区内统一大市场
二、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层次选择
(一)东北三省四市合作
(二)东北三省十市(州)合作
(三)东北三省全面合作
三、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一)东北四市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二)东北十市(州)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三)东北三省全面经济合作的措施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芳;张跃;;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1期
2 马林;杨玉文;;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东北区域合作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崔娟;重庆三峡库区腹地经济合作的构想[D];重庆大学;2006年
3 林勤;农业产业化的区域合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4 雷亚琼;东北三省省际经济差距变化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