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752.7;F326.2
【部分图文】:
2中国与GMS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2009年的0.5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了43倍,年增长率为46%,成为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从各类林产品占整个进口规模的比重来看,原木、锯材的进口比重是比较高的,由于国内资源缺乏,中国需要依赖外部供给,这几类是属于中国对大泥公河次区域劣势比较明显的产品。从2004年到2009年,原木的进口比重高达20%到30%,锯材的进口比重高达30%到48%,成为进口的主要项目。其次,是纸浆和纸板类产品,09年的进口比重分别为7.98%和7.49%,。再次是家具,家具的进口比重较低,09年为6.61%。人造板中,胶合板的进口比重最低,2006年一2009年的进口比重始终只有0.02%,说明是中国对于大泥公河次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项目。
2中国与GMS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2009年的0.5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了43倍,年增长率为46%,成为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从各类林产品占整个进口规模的比重来看,原木、锯材的进口比重是比较高的,由于国内资源缺乏,中国需要依赖外部供给,这几类是属于中国对大泥公河次区域劣势比较明显的产品。从2004年到2009年,原木的进口比重高达20%到30%,锯材的进口比重高达30%到48%,成为进口的主要项目。其次,是纸浆和纸板类产品,09年的进口比重分别为7.98%和7.49%,。再次是家具,家具的进口比重较低,09年为6.61%。人造板中,胶合板的进口比重最低,2006年一2009年的进口比重始终只有0.02%,说明是中国对于大泥公河次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项目。
从各类木质林产品占整个出口规模的比重来看,纸和纸板的出口比重非常高,尽管从2000年的82.3%开始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09年的出口比重依然高达43.44%,是整个林产品各类中出口比重最高的商品,出口优势比较明显。其次是胶合板,从04年开始,出口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木质家具的出口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由08年的4.37%激增至25.13%。锯材出口比重总体偏低,2009年的出口比重为3.08%,为2000年的一半。刨花板的出口也同样不占优势,09年的出口比重只有0.16%。原木出口比重较低,2000年到2010年的出口比重不超过0.5%,是中国对与该次区域中比较劣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悦;;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剖析[J];知识经济;2009年06期
2 应健,张国林;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变化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古晶;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制成品结构的调整[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宋青梅,李元杰;论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刘文革;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04期
6 王溪若,黄燕;产业内贸易战略导向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的适用性研究[J];南方经济;2004年07期
7 岳昌君;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0年03期
8 许丹;不同国际分工形式下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9 王赛,李艳;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论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1期
10 刘春香,闫国庆;中菲产业内贸易及贸易强度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爱芳;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万兆泉;中美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成本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项义军;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任豪祥;林产品物流仓单质押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殷德生;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琦;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高莎莎;规模经济视角下的台海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磊;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于珊珊;中日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韩锴;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维;我国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彭吉伟;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玉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璐;中国与东亚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征的演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辰飞;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6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6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