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演化博弈和多主体建模视角的集群企业多元创新策略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4:05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国家出现了不同的集群类型,产业集群在世界上逐渐成为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依靠内部和外部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集群内企业作为集群成员,能够依靠集群获取平台收益,并对集群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中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并在集群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论界基于创新的来源将技术创新划分为合作创新、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而企业作为决策的主体,具有限理性,并受信息不对称、环境以及竞争对手行为的影响,对创新策略的选择呈现差异化特征,因此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是相互博弈的过程。 已有很多学者在各自领域从不同角度对集群企业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现有研究文献多局限于两种创新策略的选择,且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因素分析过于简化,以至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一些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果的影响。此外,有关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文献,常忽略对集群企业所处的集群类型的分析,而实际上,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部企业的创新行为呈现不同的特征。本文综合现有文献,并结合集群企业的实际实践,弥补了这些不足。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构建了基础分析模型,并根据集群企业的特点,分成三个层次对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的是产业集群发展不太成熟的集群企业之间的竞合行为,这种产业集群在国内比较常见,集群是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有限,主要采用合作或模仿的创新方式,而较少采纳自主创新这一常需要大量资源能力、风险成本比较高的创新策略。此时模型简化了基础分析模型,在涉及较多参数因素的情况下,研究二元的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集。因此可用传统的演化博弈解析方法,分析研究这种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二元创新策略选择行为。其次是对市场型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合行为进行的研究,这时产业集群的发展比较成熟,集群内的企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较大的资源消耗和风险成本,即采纳自主创新策略,获取竞争优势。此时论文运用Matlab软件结合复制动态方程,模拟集群企业成员在创新策略上的变动及相互演化规律,研究分析达到演化均衡状态的不同状况和不同初始企业比例及各因素参数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的不足,为更好的了解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动态过程,并能考虑到集群企业吸收转化能力服从正态分布时,对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根据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符合复杂系统建模的特点,利用了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同时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为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更好的了解集群及企业的创新行为,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并为政府引导集群网络构建、完善自身服务和政策环境提供了决策支持。有关集群企业创新策略选择问题的研究,本文仍有些不足,还需继续探索和改进。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273.1
【部分图文】:

操作框架


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符合复杂系统建模的特点建模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Garcia[90],ABM在以下几方面有用:和微观水平的分析同时感兴趣时,如创新采纳(微)和扩散(宏观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假设”场景描述,不是通过微分方程时象是可以观察的,如创新出现;化系统在相同环境中交互时,如竞争市场;适应在系统中发生时,如研发合作;虑物理空间和时间空间时,如供应链网络;异构的或相互作用的拓扑结构是异构的和复杂的,如社交网络术的迅猛发展,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身于系统平台的开发研件平台应运而生,如Swarm、REPAST、NetLogo等。目前,已出综合各软件平台的优劣,本论文最终选择了NetLogo软件平台,

平衡点,对手,模仿创新,企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创新策略时,吸收对手共享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成果取得的收益超过了与对手合作创收益,因此企业会选择模仿创新;而当对手在选择模仿创新时,企业为减少损失也仿创新。这多发生在创新要求的技术含量高,企业创新成本高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况下。B

行为策略,平衡点,方程组


dF(p)Je图4.3 系统五个平衡点时的异向行为策略演化 图4.4 系统五个平衡点时的异向行为策略演化(1)若R0<R,由 <1(R-R)(C+l*O-R)(R-R)(C+l*O-R)0<02220111, ,故当同时满足方程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波;徐升华;;多Agent建模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J];情报杂志;2010年05期

2 范永芳;;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J];求索;2011年04期

3 肖开红;安艳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基于企业实力的博弈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6年08期

4 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廖理;企业技术创新目标与方式的选择[J];世界经济;1996年06期

6 宗胜亮;;创新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化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3期

7 幸理;;企业合作创新模型选择探讨[J];统计研究;2008年12期

8 肖勇;;产业集聚内企业合作行为博弈及其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3年03期

9 李新运;任栋;原顺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享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10 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秋红;电信运营商间合谋行为的机理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彩虹;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与协同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金星;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慧军;企业间合作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白冰;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0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0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