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货币政策及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05 07:24
在和平与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在回顾百年之屈辱和建国以来的二十七年的曲折建设道路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借助改革开放之风,逐步确立了“三步走”的跨世纪发展构想,经过二十余年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方针的推行,开始形成了以太平洋和印度洋为战略骨架、以“亚洲博螯论坛”和“上海五国合作组织”为两翼和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战略依托的走向世界之战略,使中华之风采得以有所显现。但是,影响此走向世界之战略不稳的内部因素众多,为确保实现,必须从制度角度对之迅速做出正确之谋划。尽管在区域层面上,有很多佳绩可圈可点,但经济失衡的严重已引起国人之普遍关注,以致在世纪之交,中共中央提出了未来西部的发展蓝图——西部大开发战略,究此原因,是由于我国先前制度安排中无区域货币政策,这实际上也是民族“重模仿、轻创新、尊权威、否自我”之风之必然。为消除此不良风气并打破现代西方货币政策理论一统天下之局面,特撰写本文以望起到抛砖引玉之用,而告慰后来者。 本论文的写作脉络,是以区域货币政策为研究主线,以长三角经济区为其研究背景,依下列几点来谈:长三角经济区的总体经济概貌和内部的经济差异,此差异的背后三个经济政策原因,提出区域货币政策研究主题;区域货币政策的概念,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区域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范畴及其关系,区域货币政策与其 它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 化中的应用和未来构想。 如果我国能将该理论付诸于实践,则目前严重失衡之局面可根本 缓解,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风的大力推行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大厦将日渐稳定,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之战略宏图也将定成。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822.0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节 、 研究此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 冲破当代西方货币政策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 搭起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中介桥梁
三、 系统性地开创了区域货币政策理论发展与应用的新时代
第二节 、 研究现状
一、 研究历程
二、 研究程度
三、 研究不足
第三节 、 本文结构设置
第一章 区域货币政策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长三角经济区的总体经济现状及其差异
一、 长三角经济区范围的界定
二、 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总体现状
三、 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差异
第二节 该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因素分析
一、 在引进外资政策方面
二、 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
三、 在货币政策方面
第二章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区域货币政策的概念
第二节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一、 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过分偏离
二、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三、 加快区域金融环境及相关政策环境建设
第三节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可行性
一、 从主观来看
二、 从客观来看
第三章 区域货币政策的基本范畴及其关系
第一节 区域货币政策的基本范畴
一、 总体分布
二、 政策目标
三、 政策手段
四、 传导机制
五、 政策效果
第二节 区域货币政策与其它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一、 与区域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二、 与区域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
三、 与它区区域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和未来构想
第一节 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
一、 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二、 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三、 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
一、 区域货币政策目标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界定
二、 区域货币政策手段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应用
三、 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选择
四、 区域货币政策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其它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五、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三节 、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未来构想
一、 加强上海的区域中央银行地位
二、 培育南京、苏州、徐州、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区域金融中心的角色
三、 推进本区域各种金融组织及市场的制度创新
四、 组建区域财政调控主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1315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822.0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节 、 研究此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 冲破当代西方货币政策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 搭起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中介桥梁
三、 系统性地开创了区域货币政策理论发展与应用的新时代
第二节 、 研究现状
一、 研究历程
二、 研究程度
三、 研究不足
第三节 、 本文结构设置
第一章 区域货币政策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长三角经济区的总体经济现状及其差异
一、 长三角经济区范围的界定
二、 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总体现状
三、 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差异
第二节 该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因素分析
一、 在引进外资政策方面
二、 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
三、 在货币政策方面
第二章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区域货币政策的概念
第二节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一、 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过分偏离
二、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三、 加快区域金融环境及相关政策环境建设
第三节 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可行性
一、 从主观来看
二、 从客观来看
第三章 区域货币政策的基本范畴及其关系
第一节 区域货币政策的基本范畴
一、 总体分布
二、 政策目标
三、 政策手段
四、 传导机制
五、 政策效果
第二节 区域货币政策与其它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一、 与区域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二、 与区域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
三、 与它区区域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和未来构想
第一节 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
一、 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二、 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三、 长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应用
一、 区域货币政策目标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界定
二、 区域货币政策手段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应用
三、 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选择
四、 区域货币政策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其它区域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五、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三节 、 区域货币政策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未来构想
一、 加强上海的区域中央银行地位
二、 培育南京、苏州、徐州、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区域金融中心的角色
三、 推进本区域各种金融组织及市场的制度创新
四、 组建区域财政调控主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兴华;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1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