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13:08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经济时代提出的要求和带来的挑战,如何把握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既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并已成为研究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学者们趋之若鹜的研究重心。 众多研究表明,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相对落后,而某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高等教育水平可能超前于经济发展,也可能截然相反。然而,从总体上看,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最终达到双赢的最佳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西部大多数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均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这种表面上的“协调”暴露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在西部地区建立起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最大化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和影响。 本文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性评价方法三方面的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符合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协调性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实证研究,主张西部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相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 1、分析系统协调性的特点和基本内涵,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分别作为“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研究两个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条件、基本特点和作用。 2、在分析和论述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结构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构建方法,构建出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进而对协调发展程度的量化与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出“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 3、以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评价模型分析结果与四川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9.2
【部分图文】: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相互作用模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结构图,如图3一2所示,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有机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协调发展。首先由区域经济系统的规模、结构、效益决定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即通过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物质资本,其中一部分物质资本作为资本投资输入进高等教育系统。然后通过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活动,即通过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的充分体现,产出其活动的成果到区域经济系统。这些输出成果除了人力资本外,还包括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间接作用。通过它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提升区域经济系统的规模、结构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经济系统发展以后
高等教育系统图5一3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曲线估计图从表5一14和图5一3可以看到:线性模型、二次项模型和三次项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而言拟合优度更高一些,三次项模型的判定系数最高,且通过回归方程显著性的F检验。结合曲线估计图综合考虑后,我们选择三次项模型作为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型,得到以下方程:b=f(a)=0·3“55一‘·“6‘”a+7·5505a,一,·4‘3a,(RZ=·736)(5一5将高等教育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最佳拟合方程(5一5),得到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如表5一15所示。表5一15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年年份份1994年 年1995年 年1996年 年1997年 年1998年 年1999年 年 BBBBB0.13255550.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同样的方法,以A(高等教育系统)作为因变量、B(区域经济系统)作为自变量,得到曲线估计结果如表5一16和图5一4所示(拟合效果差的函数曲线未在图上作出)。表5一16四川省区域经济系统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曲线估计结果表 MMMthhhRsqqqAd一 RsqqqFFF51999bbbSigTTTb111SigTTTb222sigTTTb333sigTTT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LLLINNN.68888.6577722.0555.00111.040888.538666.642777.00088888888888 (((((((((((((.637)))))(4.696))))))))))))) LLLOGGG.49999999.9666.01000.55033333.2263333333333333工工 NVVV.30111114.3000.06555.49944444一 0557777777777777 QQQUAAA.88111.8555533.3888.00000.351999.003999一 1.124666.0405551.732999.0041111111 (((((((((((((3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3991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9.2
【部分图文】: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间相互作用模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结构图,如图3一2所示,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有机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高等教育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协调发展。首先由区域经济系统的规模、结构、效益决定了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即通过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物质资本,其中一部分物质资本作为资本投资输入进高等教育系统。然后通过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活动,即通过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的充分体现,产出其活动的成果到区域经济系统。这些输出成果除了人力资本外,还包括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间接作用。通过它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提升区域经济系统的规模、结构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经济系统发展以后
高等教育系统图5一3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曲线估计图从表5一14和图5一3可以看到:线性模型、二次项模型和三次项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而言拟合优度更高一些,三次项模型的判定系数最高,且通过回归方程显著性的F检验。结合曲线估计图综合考虑后,我们选择三次项模型作为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型,得到以下方程:b=f(a)=0·3“55一‘·“6‘”a+7·5505a,一,·4‘3a,(RZ=·736)(5一5将高等教育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最佳拟合方程(5一5),得到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如表5一15所示。表5一15四川省高等教育系统对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要求的协调值年年份份1994年 年1995年 年1996年 年1997年 年1998年 年1999年 年 BBBBB0.13255550.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同样的方法,以A(高等教育系统)作为因变量、B(区域经济系统)作为自变量,得到曲线估计结果如表5一16和图5一4所示(拟合效果差的函数曲线未在图上作出)。表5一16四川省区域经济系统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曲线估计结果表 MMMthhhRsqqqAd一 RsqqqFFF51999bbbSigTTTb111SigTTTb222sigTTTb333sigTTT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LLLINNN.68888.6577722.0555.00111.040888.538666.642777.00088888888888 (((((((((((((.637)))))(4.696))))))))))))) LLLOGGG.49999999.9666.01000.55033333.2263333333333333工工 NVVV.30111114.3000.06555.49944444一 0557777777777777 QQQUAAA.88111.8555533.3888.00000.351999.003999一 1.124666.0405551.732999.0041111111 (((((((((((((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剑鸿;湖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3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