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52;F207;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
2.1 港城互动发展的要素分析
2.1.1 港口
2.1.2 港口城市
2.1.3 港口与城市
2.2 港城互动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2.2.1 港城冲突推动港城互动合作
2.2.2 港城互利促进港城互动合作
2.3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经济性分析
2.3.1 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
2.3.2 基于供给角度的分析
2.4 港城互动发展的演进机制
2.4.1 港城互动发展的动力结构分析
2.4.2 港城互动关系渐进的演进理论
第3章 港口与区域经济关联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3.2 常用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
3.3 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模型
3.3.1 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
3.3.2 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
3.4 港口与区域经济灰色关联分析
3.4.1 实证分析
3.4.2 结果分析
第4章 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的测定
4.1 DEA指标选择原则
4.2 DEA评价模型构成
4.3 DMU的选择与处理
4.3.1 城市评价指标选择
4.3.2 港口发展指标选择
4.4 评价过程与分析
4.4.1 评价模型
4.4.2 评价结果分析
4.5 生产函数测定港口对区域经济贡献
第5章 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5.1 实施港城一体化战略
5.2 区港联动发展
5.3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5.4 合理规划港口布局
5.5 强化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
5.6 跨区域资源整合和跨国经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立;;浅谈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2 宋炳良;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方式分析[J];集装箱化;1999年05期
3 ;世界港口[J];港口科技动态;2001年02期
4 燕飞;2005年7月份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09期
5 ;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J];珠江水运;2005年08期
6 何仁伟;张明举;;行政区经济的博弈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3月份全国主要港口运行综述[J];中国水运;2006年05期
8 焦宁泊;董国峰;;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J];世界海运;2008年03期
9 李晶;;外商直接投资对港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10 王东华;;转亏拐点逼近集装箱制造商首现零订单[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6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7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小辉;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2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何莉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包珍贞;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合作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75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