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13:45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合作组织。它是1996年开始的“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延续。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前身“上海五国”创立的初衷在于解决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边境安全问题。到2005年,这个引人注目的地区合作组织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这四年里,“上海合作进程”的区域合作职能不断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在欧亚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重要的地区性合作组织之一。 随着有关安全合作逐步走上正轨,区域经济合作已提上上海合作组织的议事日程。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包括15.1亿人口、成员国总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2004年GDP达2.3万亿美元的区域经济体。从长远来看,该组织在推动未来地区经济合作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如这一地区能成功实现经济一体化,则意味着2020年之前将占有全球30%左右的GDP份额。然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国的经济水平普遍不高,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情况,并对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上海合作组织进行了概述。分别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成立背景、各成员国概况及对中国的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第一节回顾了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将合作的重点放在经济合作领域。在第二节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地区安全问题入手,以中亚区域为研究环境,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国际背景。在第一章的最后部分,对上海合作组织目前的现状以及成员国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这些介绍对后文的双边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做了一定的铺垫。最后部分强调了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经贸合作现状。这部分主要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经贸合作的发展情况。对上海合作组织中中国与其他五国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114.46
【部分图文】: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贸易


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虽然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经贸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不大,(见图2一)l但互补的经济结构弥补了贸易额相对量少的不足,使双方互惠互利。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主要是国内短缺的原材料,从长远来看,石油天然气等进口将会逐渐增加,有利于解决中国原材料短缺的困难。哈萨克斯坦也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日用消费品和其他产品,满足本国国内需要。图2一1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同中国贸易额3.中吉经贸合作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贸合作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官方统计,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3500多万美元发展到2004年.602亿美元左右,

上海合作组织,输出流,一览表


的一大瓶颈,为此各国政府均将吸引外资作为主要的经济政策,在这方面各国的需求是共同的,并带有一定的竟争性。就经济实力而言,中亚各国基本不具备对外投资能力。(见图3一1)图3一1上海合作组织FDI输出流里一览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十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J];世界知识;2011年15期

2 吴颖蕾;;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济交流[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3 胡颖;;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9期

4 耿晔强;马志敏;;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张晓慧;肖斌;;地区安全主义视野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6 邱林;;日本为能源向中亚示好[J];中亚信息;2011年02期

7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举行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J];杭州(周刊);2011年06期

8 张德广;;“上海精神”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J];世界知识;2011年13期

9 李福川;;俄、白、哈关税同盟及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7期

10 玉素甫·阿布来提;;新疆与中亚区域的金融合作[J];经济导刊;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于海波;后冷战时期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蒋新卫;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晓宇;美国对中亚军事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6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7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孙壮志;国际新格局中的中亚五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陈其钢;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静;中亚地区安全与上海合作组织[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张红涛;论上海合作组织与“上海精神”[D];新疆大学;2007年

3 严业飞;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钰;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刑事司法协助区域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5 祁迹;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其翔;冷战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军事安全合作[D];外交学院;2009年

7 蒋纯华;“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地区安全[D];新疆大学;2004年

8 张志伟;上海合作组织对维护其成员国在中亚的利益之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克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严瑾;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法制完善[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6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6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