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0:52
   当前,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区域间经济合作日趋紧密,资源在世界范围进行流动和配置。同时,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信息革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互联网正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替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核心要素。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范畴,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借以指导现实经济改革实践,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机理,提出了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及产业结构演进对人力资本的反馈机制。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各种功能都源于人的载体作用,并将动力机制归结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把反馈机制归结为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人力资本配置的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人力资本的雄厚积累有助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加速产业转移与扩散进程; 拉动作用主要反映人力资本在催生新兴产业并推动其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以及加速主导产业的成长中的作用。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投资调控模式。 本文以福建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各种统计资料描绘了福建省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对这种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解释。本文在对福建省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后,得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人力资本在各次产业间的分布不平衡,产业结构的演化速度较慢; 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地区间产业结构差距悬殊的结论。本文通过引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其变形为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索洛模型,对福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大量数据的整理与计算,得出了福建省人力资本对总量及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54%、-16.03%、16.70%、34.21%; 并通过该生产函数计算出2010年福建省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量为17743.46万人·年。 本文根据文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推进福建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力资本结构调整步伐; 优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区域人力资本良性循环机制,缩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距;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人力资本效能发挥。
【学位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互动机制,产业结构调整,资本,人力资本


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投资的专用性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本进入、退出的技术性壁垒也随之增加,这一方面限制了人力资本向该产业的流动,同时也会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的区域性转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过程实质也是人力资本流动的过程,尤其在当前的情况下,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然制定很多优惠措施以鼓励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前文对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和反馈机制做了系统的介绍,整个系统模式可以用图 3-2 表示。

调控模式,人力资本,投资调控,区域配置


府可以运用各种手段调控人力资本载体自身的流动,促进人力资本区域配置的合理化。整个投资调控模式可以用图 3-3 表示。图3-3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投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林;;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J];改革先声;2001年07期

2 王茵莱;;有效管理关键人力资本[J];大众心理学;2004年09期

3 李玉华;;攻关勇挑担 力求大作为——福建省质监局召开教授级高工、博士联席会[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6期

4 ;福建省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明)[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5期

5 ;2011年福建省玩具产品监督抽查公告[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7期

6 李颖;;企业核心员工个体人力资本的整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7期

7 赵文博;;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8 ;资讯[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7期

9 ;资讯[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5期

10 ;福建省出台各项措施努力促进闽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J];政协天地;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黄凤;基于人力资本的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薪酬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车卡佳;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魏立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7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8 邱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丽红;基于知识资本放大原理的咨询项目知识共享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卫玲;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其春;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王俊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3 张志勇;市场里的企业:一个由各类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合约[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李雪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许震;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张中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本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燕;人力资本提升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邹奕杰;人力资本与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孟欣;我国人力资本增值状态与对策[D];青岛大学;2004年

10 徐卓;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79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79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