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6:4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环节。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产业一体化是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核心,也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邻的城市产业之间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区域产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同时才能实现城市之间共享资源、市场,使其发挥规模效益,增强对外的竞争力;才能加快信息、技术的传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对于增强城市圈综合实力,促进湖北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系统总结原有区域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了产业合作的内在机制和空间形态;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条件,对合作现状、产业合作的资源基础、产业现状、圈内优势产业、制约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而后,依据分析结果,探讨了城市圈的产业梯度转移途径和产业合作的模式,最终得出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对策。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99.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区域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石
    2.1 绝对优势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生产要素禀赋论
    2.4 核心—外围理论
    2.5 协同学理论
    2.6 博弈论
3 区域产业合作的内在机制及空间形态研究
    3.1 区域产业合作的动力机制
        3.1.1 资源驱动力
        3.1.2 市场驱动力
        3.1.3 成本驱动力
        3.1.4 技术驱动力
        3.1.5 管理驱动力
    3.2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扩散机制与形态
        3.2.1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扩散机制
        3.2.2 区域产业合作的空间形态
4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实证研究
    4.1 区域产业合作条件分析
        4.1.1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现状
        4.1.2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基础
        4.1.3 武汉城市圈产业现状判断
        4.1.4 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分析
        4.1.5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4.2 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
        4.2.1 武汉城市圈产业梯度转移
        4.2.2 武汉城市圈产业反梯度转移
        4.2.3 武汉城市圈产业聚集
    4.3 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研究
        4.3.1 武汉城市圈产业“点—轴”系统发展模式
        4.3.2 武汉城市圈产业“圈域”发展模式
    4.4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的发展策略
        4.4.1 用创新观念推动产业合作进程
        4.4.2 用政府协作破除制度障碍
        4.4.3 用企业主动性推进产业合作
        4.4.4 用制度的服务性促进区域产业合作
5 总结
    5.1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
    5.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明;张强;陈纲;;一类优先联盟内有限制的具有联盟结构的合作对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年08期

2 代业明;高岩;高红伟;;具有风险因素的多联盟部分合作对策[J];应用数学学报;2016年06期

3 高作峰;夏静;;灰色支付合作对策的核仁解[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6年12期

4 杨靛青;李登峰;;模糊联盟合作对策τ值[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6年08期

5 杨靛青;李登峰;;多层级联盟结构合作对策τ值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6 杨靛青;李登峰;;模糊联盟合作对策τ值及其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7 杨靛青;李登峰;;基于多维线性扩展的模糊联盟合作对策τ值性质与计算方法[J];运筹学学报;2015年02期

8 吴美容;孙浩;陈辉;;双准均衡合作对策τ值的公理化[J];运筹学学报;2014年02期

9 王杰;高作峰;宋莎莎;杨纱纱;郭菊花;;具有随机支付的N人合作对策的妥协值[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安世虎;;准拟阵合作对策的τ值[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明;一类限制合作对策解的拓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周瑞刚;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李江;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王智初;中国人口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刘彦君;“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6 包明齐;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刘靖;区域经济转型时空演化及政策仿真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8 单良;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竹;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瑞;粗糙支付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3 张志兰;直觉模糊合作对策单值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4 张丽敏;凸合成随机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于泳波;重复模糊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鄂成国;重复随机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董立伟;重复联盟模糊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夏静;灰色合作对策及其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9 闫莉;一类区间模糊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曹敏;重复模糊合作对策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0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80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