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9:32
长江流域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一级轴带和东西经济大动脉, 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流域东西 跨度大,域内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由东 向西的梯度变化,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发展不平衡的缩影。随着 宏观经济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客观要求缩小 地区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区域 经济有关理论,采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 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东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形在原因的基础上,探 讨实现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从而为政府 宏观决策,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的的理论基础。主要通 过区域差异形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原理阐述,结合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与相关政策演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是在对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比 研究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流域 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流域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主要针对流 域东西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 具体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F20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1.1.1 梯度推进理论
1.1.2 增长极理论
1.2 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2.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分析
2.1流域东西部自然经济概况
2.2 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比较
2.2.1 流域东西部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比较
2.2.2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2.2.3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比较
2.2.4 流域东西部生活水平差异比较
2.2.5 流域东西部特色文化差异比较
2.3 结论
3.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4. 流域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1 国外区域经济开发的借鉴与思考
4.1.1 美国的西部开发
4.1.2 西欧各国区域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4.1.3 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的特征
4.2 构筑流域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优势
4.2.1 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互补性经济竞争优势
4.2.2 创建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4.2.3 培育区域的成长和长期持续发展能力
4.3 加强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
4.3.1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的现状分析
4.3.2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的重点领域
4.3.3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1147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F20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1.1.1 梯度推进理论
1.1.2 增长极理论
1.2 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2.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分析
2.1流域东西部自然经济概况
2.2 流域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比较
2.2.1 流域东西部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比较
2.2.2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2.2.3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比较
2.2.4 流域东西部生活水平差异比较
2.2.5 流域东西部特色文化差异比较
2.3 结论
3. 流域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4. 流域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1 国外区域经济开发的借鉴与思考
4.1.1 美国的西部开发
4.1.2 西欧各国区域开发的经验和教训
4.1.3 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的特征
4.2 构筑流域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优势
4.2.1 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互补性经济竞争优势
4.2.2 创建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4.2.3 培育区域的成长和长期持续发展能力
4.3 加强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
4.3.1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的现状分析
4.3.2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的重点领域
4.3.3 流域东西经济协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小菊;李豫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小菊;新疆兵团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1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88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