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经济增长差异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03:04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从该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及发展水平出发,结合ArcGIS10.2从时空两维对该区域的旅游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并使用Stata15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结构;且旅游服务水平、区位条件和游客规模均对旅游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20,(0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5—2017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入境旅游经济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从国内旅游来看,旅游经济较发达区增加而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减少,并且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集聚格局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级市有趋于均衡化发展的态势(见图2)。2005—2017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欠发达区占全部地级市总数量的百分比由38.5%降至30.8%,而国内旅游经济较发达区则跃升至7.7%。随着近年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交通和接待服务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推动,国内旅游经济欠发达区的国内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缩小了与旅游经济发达区的差距,趋同现象较为明显。但从全省的区域布局来看,除泰州、徐州个别城市外,江苏省的旅游经济水平呈“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空间走势[6]。从入境旅游来看,2005—2017年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所占百分比从46.2%跃升至76.9%,而入境旅游经济一般区则23.1%减少至0%(见图3)。可以看到,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变动较大,但是“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结构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苏南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且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地区间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增大,发展不均衡的态势进一步加剧。
从入境旅游来看,2005—2017年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所占百分比从46.2%跃升至76.9%,而入境旅游经济一般区则23.1%减少至0%(见图3)。可以看到,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变动较大,但是“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结构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苏南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且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地区间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增大,发展不均衡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二、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于秋阳,颜鑫.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1)
[2]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子[J]. 刘海军,崔东,孙国军,巴雅尔塔,程露露.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6)
[3]山东省旅游消费增长差异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 刘佳,张洪香.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5)
[4]江苏旅游产业发展视角下的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分析[J]. 杨霞.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07)
[5]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 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 地理研究. 2015(09)
[6]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及收敛性研究[J]. 骆泽顺,林璧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5)
[7]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涂玮. 经济地理. 2012(08)
[8]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 管理世界. 2010(07)
[9]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 地理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322933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2020,(07)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5—2017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入境旅游经济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从国内旅游来看,旅游经济较发达区增加而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减少,并且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集聚格局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级市有趋于均衡化发展的态势(见图2)。2005—2017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欠发达区占全部地级市总数量的百分比由38.5%降至30.8%,而国内旅游经济较发达区则跃升至7.7%。随着近年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交通和接待服务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推动,国内旅游经济欠发达区的国内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缩小了与旅游经济发达区的差距,趋同现象较为明显。但从全省的区域布局来看,除泰州、徐州个别城市外,江苏省的旅游经济水平呈“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空间走势[6]。从入境旅游来看,2005—2017年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所占百分比从46.2%跃升至76.9%,而入境旅游经济一般区则23.1%减少至0%(见图3)。可以看到,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变动较大,但是“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结构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苏南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且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地区间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增大,发展不均衡的态势进一步加剧。
从入境旅游来看,2005—2017年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欠发达区数量所占百分比从46.2%跃升至76.9%,而入境旅游经济一般区则23.1%减少至0%(见图3)。可以看到,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变动较大,但是“苏南—苏中—苏北”梯度递减的结构依然存在。长期以来,苏南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且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态势。这也导致地区间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增大,发展不均衡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二、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于秋阳,颜鑫.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1)
[2]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子[J]. 刘海军,崔东,孙国军,巴雅尔塔,程露露.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6)
[3]山东省旅游消费增长差异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 刘佳,张洪香.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5)
[4]江苏旅游产业发展视角下的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分析[J]. 杨霞.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07)
[5]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 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 地理研究. 2015(09)
[6]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及收敛性研究[J]. 骆泽顺,林璧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5)
[7]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 方叶林,黄震方,王坤,涂玮. 经济地理. 2012(08)
[8]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 管理世界. 2010(07)
[9]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 地理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322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2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