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03:41
东盟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已经在贸易、投资、工业、金融等诸多区域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这标志着双方的经贸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合作阶段。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来对东盟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对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研究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总体规模,比较分析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采用GL指数测算东盟五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产业内贸易在各成员国和各产业中发展不平衡,但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接着,从案例分析的角度研究东盟五国现阶段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状况,发现产业内贸易的结构特征是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的体现。但是,以垂直型为主的产业内贸易对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有限,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在最后总结了东盟国家现阶段的制造业结构调整战略。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0.1.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崛起
0.1.3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加强
0.2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0.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价
0.4 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关系梳理
第一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1.1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规模
1.1.1 东盟五国贸易的发展状况
1.1.2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
1.2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GL指标
1.3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类型
1.4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
2.1 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2 菲律宾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3 泰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4 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5 印尼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第三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1 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2 泰国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3 马来西亚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4 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5 印度尼西亚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第四章 东盟五国基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制造业结构调整战略
4.1 东盟五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因素
4.1.1 促进因素
4.1.2 制约因素
4.2 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4.3 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调整战略
附表2-1 1993-2003新加坡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2 1993-2003新加坡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3 1993-2003泰国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4 1993-2003泰国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5 1993-2003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6 1993-2003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7 1993-2003菲律宾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8 1993-2003菲律宾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9 1993-2003印度尼西亚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10 1993-2003印度尼西亚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图4-1 丰田汽车公司投资东盟生产的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J]. 王玉主. 南洋问题研究. 2006(04)
[2]美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相关性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例[J]. 韦倩青. 工业技术经济. 2006(12)
[3]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J]. 张秋菊. 东南亚研究. 2006(06)
[4]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J]. 高长春,樊卓怡,郑文文. 商业研究. 2006(23)
[5]东亚产业内贸易与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浅析——以机械类产品为例[J]. 张海霞. 亚太经济. 2006(06)
[6]东盟与中、美、印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分析——基于东盟秘书处网站数据[J]. 李永发.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10)
[7]产业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J]. 王春丽. 亚太经济. 2006(05)
[8]中国与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J]. 李彦勇,李继.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东亚产业分工形态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J]. 王鹏. 亚太经济. 2006(04)
[10]国际市场格局演化中的贸易竞争与联盟——一种新兴的研究框架和推论[J]. 姚洪心,万顺福.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06)
硕士论文
[1]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分工探讨[D]. 杨永红.广西大学 2005
[2]中国与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 程杰.武汉大学 2005
[3]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李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4]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D]. 王娟.广西大学 2004
[5]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结构的调整[D]. 谭江明.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1172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0.1.2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崛起
0.1.3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加强
0.2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0.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价
0.4 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关系梳理
第一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1.1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规模
1.1.1 东盟五国贸易的发展状况
1.1.2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
1.2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GL指标
1.3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类型
1.4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
2.1 新加坡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2 菲律宾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3 泰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4 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2.5 印尼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第三章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1 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2 泰国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3 马来西亚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4 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3.5 印度尼西亚的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
第四章 东盟五国基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制造业结构调整战略
4.1 东盟五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因素
4.1.1 促进因素
4.1.2 制约因素
4.2 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4.3 东盟五国制造业结构调整战略
附表2-1 1993-2003新加坡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2 1993-2003新加坡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3 1993-2003泰国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4 1993-2003泰国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5 1993-2003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6 1993-2003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7 1993-2003菲律宾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8 1993-2003菲律宾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表2-9 1993-2003印度尼西亚产业内贸易GL指标
附表2-10 1993-2003印度尼西亚产业内贸易贡献率
附图4-1 丰田汽车公司投资东盟生产的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东盟贸易——一种政治经济学解释[J]. 王玉主. 南洋问题研究. 2006(04)
[2]美对华直接投资与双边产业内贸易相关性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例[J]. 韦倩青. 工业技术经济. 2006(12)
[3]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J]. 张秋菊. 东南亚研究. 2006(06)
[4]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J]. 高长春,樊卓怡,郑文文. 商业研究. 2006(23)
[5]东亚产业内贸易与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浅析——以机械类产品为例[J]. 张海霞. 亚太经济. 2006(06)
[6]东盟与中、美、印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分析——基于东盟秘书处网站数据[J]. 李永发.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10)
[7]产业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J]. 王春丽. 亚太经济. 2006(05)
[8]中国与马来西亚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J]. 李彦勇,李继.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东亚产业分工形态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J]. 王鹏. 亚太经济. 2006(04)
[10]国际市场格局演化中的贸易竞争与联盟——一种新兴的研究框架和推论[J]. 姚洪心,万顺福.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06)
硕士论文
[1]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分工探讨[D]. 杨永红.广西大学 2005
[2]中国与东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 程杰.武汉大学 2005
[3]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李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4]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D]. 王娟.广西大学 2004
[5]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结构的调整[D]. 谭江明.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1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1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