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江苏沿海经济“凹地”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14:05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沿海地区,然而江苏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也是沿海地区。江苏沿海没有成为经济“增长极”却成为经济“凹地”的根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一章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着手,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江苏沿海经济、其他省份沿海经济以及江苏省内其他地区经济进行比较发现江苏沿海具有人口多,GRP和人均GDP低,新增固定资产、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及支出低,当地农业比重偏高等特征。其后简要的说明发展江苏沿海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发展江苏沿海经济能够带动苏北地区全面发展、拉动苏南地区产品需求、推进我国沿海经济带协调互动发展、辐射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以及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措施连通东亚乃至全球经济。第二章对主流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理论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这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政策制度以及基础设施、结构变化、历史特征等其它要素。其后对国内外关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实证研究的正负效应加以概述为其寻找佐证。第三章融区域经济中的非均衡增长因素对江苏沿海经济“凹地”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要素的概述,指出江... 

【文章来源】: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江苏沿海经济相关概念、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江苏沿海经济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研究意义
第二章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与实证概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实证研究
第三章 江苏沿海经济“凹地”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缺乏与吸附
    第二节 资本流动与吸附
    第三节 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流动与吸附
    第四节 技术创新、吸收与转移
    第五节 政策制度缺失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沿海经济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
    第二节 指标选取
    第三节 数据预处理说明
    第四节 因子分析法
    第五节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第五章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现行战略评析
    第二节 沿海区域开发经验借鉴
    第三节 江苏沿海经济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J]. 颜银根.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2]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J]. 陈永华.  江苏商论. 2007(09)
[3]从破题到开局[J]. 王运宝.  决策. 2007(06)
[4]江苏沿海“凹陷”的三重观察[J]. 王运宝.  决策. 2007(06)
[5]江苏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定量分析[J]. 房吉,沈正平.  华东经济管理. 2007(04)
[6]产业结构转换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 欧向军,沈正平,朱灵子,秦永东.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3)
[7]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综述[J]. 丁纪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01)
[8]韩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值得关注和借鉴[J]. 禹颖子.  决策咨询通讯. 2007(01)
[9]加快开发苏北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思考[J]. 杨雪峰.  江苏农村经济. 2007(01)
[10]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 徐康宁,邵军.  世界经济. 2006(11)



本文编号:341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1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