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驱动机制研究——基于行政区划调整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29 09:47
基于行政区划调整视角,辨析行政区经济与跨界旅游区关系,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巢湖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理顺管理体制、改善交通环境、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其区划调整后整合发展的驱动因素。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是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政府实现体制创新,建立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发挥市场调配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旅游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与配置,是实现跨界无障碍旅游区的重要路径。
【文章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2020,25(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10—2018年巢湖旅游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增长趋势图
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巢湖旅游区由“跨界”向“整合”发展,洞悉跨界旅游区于区划调整作用背景下的整合发展机制,对研究跨界旅游区的发展意义重大。对驱动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因子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行政区划调整下巢湖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的机理(图2)。(一)理顺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J]. 杨效忠,张捷,乌铁红. 地理学报. 2009(08)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生延超,钟志平. 旅游学刊. 2009(08)
[3]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格局的变动与影响[J]. 汪宇明,王玉芹,张凯. 经济地理. 2008(02)
[4]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 王维艳,林锦屏,沈琼. 地理研究. 2007(04)
[5]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6]重视区域旅游合作开发中的行政区划因素[J]. 张建. 科学·经济·社会. 2005(01)
[7]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分析[J]. 张明龙,张磊. 中国发展. 2004(02)
[8]论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以黄山市为例[J]. 薛莹. 经济地理. 2003(06)
[9]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J]. 刘君德,陈占彪. 探索与争鸣. 2003(06)
[10]西部地区旅游发展重在创新[J]. 汪宇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 王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3503
【文章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2020,25(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10—2018年巢湖旅游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增长趋势图
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巢湖旅游区由“跨界”向“整合”发展,洞悉跨界旅游区于区划调整作用背景下的整合发展机制,对研究跨界旅游区的发展意义重大。对驱动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因子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行政区划调整下巢湖跨界旅游区整合发展的机理(图2)。(一)理顺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J]. 杨效忠,张捷,乌铁红. 地理学报. 2009(08)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生延超,钟志平. 旅游学刊. 2009(08)
[3]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格局的变动与影响[J]. 汪宇明,王玉芹,张凯. 经济地理. 2008(02)
[4]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 王维艳,林锦屏,沈琼. 地理研究. 2007(04)
[5]行政区划调整的旅游效应研究——兼论江西井冈山市与安徽黄山市的比较[J]. 余凤龙,陆林,操文斌,朱桃杏. 地理科学. 2006(01)
[6]重视区域旅游合作开发中的行政区划因素[J]. 张建. 科学·经济·社会. 2005(01)
[7]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分析[J]. 张明龙,张磊. 中国发展. 2004(02)
[8]论旅游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以黄山市为例[J]. 薛莹. 经济地理. 2003(06)
[9]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J]. 刘君德,陈占彪. 探索与争鸣. 2003(06)
[10]西部地区旅游发展重在创新[J]. 汪宇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 王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3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1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