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北京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病也越来越严重,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北京市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疏导北京非首都功能,于是北京产生了产业转移的需要。虽然河北与北京紧邻,但长期以来河北的发展面临“灯下黑”的困境,甚至出现了环首都贫困带,河北省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的承接。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出发,站在河北省的视角,重点研究河北与北京的产业对接问题,根据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利用区位商的研究方法,分析河北与北京的产业结构现状及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确定具体对接产业,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在全面分析京冀产业对接的难点基础上,借鉴国外产业布局的成功经验,结合京冀自身实际,提出促进具体产业对接的合理化建议。总之,做好京冀产业对接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意义重大。对于河北省自身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遇,河北省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推动河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产业对接 区位商 博弈分析 对接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5-16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创新点15-16
- 第2章 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16-21
- 2.1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16-17
- 2.2 区位商理论17-18
- 2.3 博弈论理论18-21
- 2.3.1 重复博弈18-19
- 2.3.2 混合策略博弈19-21
- 第3章 河北省与北京市对接产业选择分析21-34
- 3.1 京冀产业布局现状21-23
- 3.1.1 北京市产业布局现状21-22
- 3.1.2 河北省产业布局现状22-23
- 3.2 京冀三次产业结构现状23-26
- 3.2.1 京冀三次产业结构具体分析24-25
- 3.2.2 分产业比较京冀发展现状25-26
- 3.3 京冀比较优势产业对接选择分析26-34
- 3.3.1 比较优势产业的分析工具——区位商26-27
- 3.3.2 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实证分析27-34
- 第4章 产业对接的难点分析34-41
- 4.1 产业对接主体的博弈分析34-37
- 4.1.1 产业对接双方的博弈分析34-35
- 4.1.2 中央政府与产业对接双方的博弈分析35-37
- 4.2 难点一:河北省能否为产业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37-38
- 4.3 难点二:产业对接双方能否维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38-39
- 4.4 难点三:在产业对接问题上中央政府政策能否与地方政府相协调39-41
- 第5章 产业对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41-46
- 5.1 国外产业对接实践41-44
- 5.1.1 美国东部地区产业协作41-42
- 5.1.2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区域合作42-44
- 5.2 国内产业对接实践44-46
- 5.2.1 长三角地区概况44
- 5.2.2 长三角产业协作成功经验44-46
- 第6章 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的政策建议46-50
- 6.1 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进展情况46-47
- 6.1.1 顶层设计方面46-47
- 6.1.2 产业转移概况47
- 6.2 京冀重点产业对接的路径分析47-50
- 6.2.1 重化工业对接48
- 6.2.2 批发物流业对接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戴宏伟;刘敏;;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3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4 舒燕飞;;东西部地区产业对接计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周亚明;;湖南与港澳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对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何文;;广西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五个对接”[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7 杜立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05期
8 黄秀香;;东西部产业合作模式探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吴海瑾;;产业融合、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科技与经济;2009年01期
10 刘乃全,周维颖;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及产业分工问题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栗泽宇;[N];华夏时报;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圣军;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玮;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模式选择[D];苏州大学;2004年
2 谈文琦;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与北京市产业对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