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1:54
京津冀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层,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两个经济圈相比差距很大。有效的推进和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北方经济乃至全国以及东北亚的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其次对有关区域经济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进行总结和评述;三是分析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介绍京津冀区域经济概况、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合作现状以及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科研教育状况五个指标对三地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认真地剖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如京津冀整体经济实力较弱、三地经济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同构与产业链断裂并存、京津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不强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全球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公共设施、资源...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区域交通线路Fig.5.1DistricttrafficcircuitryofBeijingTianjinandHebei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J]. 蒋秀兰,刘金方,朱桃杏.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1)
[2]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J]. 汪海. 北京社会科学. 2007(06)
[3]曹妃甸港口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 刘晓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4]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亟需制度变迁[J]. 冯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06)
[5]从增长极理论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J]. 蒋秀兰,刘金方. 城市. 2007(05)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 孙翠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7(03)
[7]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分析[J]. 邓丽姝. 生产力研究. 2007(03)
[8]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 崔和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05)
[9]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J]. 窦宗军,宋辉,李彦彪. 中国统计. 2006(09)
[10]“京津冀”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刍议[J]. 欧阳杰,张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曼.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7272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区域交通线路Fig.5.1DistricttrafficcircuitryofBeijingTianjinandHebei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J]. 蒋秀兰,刘金方,朱桃杏.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8(01)
[2]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J]. 汪海. 北京社会科学. 2007(06)
[3]曹妃甸港口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 刘晓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4]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亟需制度变迁[J]. 冯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06)
[5]从增长极理论看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J]. 蒋秀兰,刘金方. 城市. 2007(05)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J]. 孙翠兰.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7(03)
[7]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分析[J]. 邓丽姝. 生产力研究. 2007(03)
[8]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 崔和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05)
[9]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J]. 窦宗军,宋辉,李彦彪. 中国统计. 2006(09)
[10]“京津冀”区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刍议[J]. 欧阳杰,张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01)
博士论文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曼.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7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