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0:48
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火车头”。而城市群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已经证明,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是城市群演进的根本动力。在政府推动城市群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中,各城市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对于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区构成的呼包鄂城市群是黄河流域具有成长潜力的节点城市群,作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政府协调对于处于雏形期的城市群来说作用甚大。因此,构建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对于呼包鄂城市群乃至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对其制约因素的探析,以及国内外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的经验启示,对构建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回顾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特色及待完善之处
1. 本文特色
2. 本文有待完善之处
一、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城市群
2. 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二) 理论资源
1.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 政府间关系理论
3.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
(三) 必要性分析
二、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一)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现状
1. 呼包鄂城市群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2. 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工作座谈会
3. 呼包鄂城市群规划
(二)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协调观念淡薄
2. 权威性管理主体的缺位
3. 利益协调机制匮乏
4. 城市群规划配套政策有待健全
三、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制约因素
(一) 区域合作观念缺乏
1. 社会背景
2. 政治背景
3. 经济背景
4. 自身原因
(二) 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1. 缺乏长效的协调组织保障
2. 明确的城市群归口管理机关的缺失
3. 来自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阻碍
4. 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5. 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
6. 公认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办法与执业制度的缺失
(三) 法律法规的保障效应乏力
1. 区域合作规则不完善
2. 权威的城市群规划法律地位的缺失
四、国内外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城市群经验与启示
1. 美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2. 日本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二) 国内城市群的经验与借鉴
1. 建立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应的办公室
2. 签订共同遵守的协议和公约
3. 确立区域规划的综合统筹地位
五、构建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的建议
(一) 组织协调保障机制—权力
1. 明确归口管理机关、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
2. 建立城市群领导机构
3. 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二) 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财力
1. 公共财政在城市群规划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和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
3.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共建共享区域公共产品
4.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体系
(三)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法力
1. 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立法工作,制定城市群合作公约
2. 颁布实施《呼包鄂城市群规划管理条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研究[J]. 任维德.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协调规划”与“规划协调”——珠三角“一级空间管治区”的规划与实施[J]. 黄卓,宋劲松,杨满伦,董男. 城市规划. 2007(12)
[3]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分析[J]. 马小伟. 湖北社会科学. 2007(11)
[4]省级都市圈高位协调机构的建立与实施机制[J]. 徐海贤. 城市规划. 2007(11)
[5]城市本位论制约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J]. 王圣军,张宇. 开放导报. 2007(05)
[6]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 刘祖云. 学海. 2007(01)
[7]城市群的发展与政府协调机制——以长三角和小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陆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8]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系统探索[J]. 姚士谋,王书国,陈爽,陈振光. 经济地理. 2006(05)
[9]区域政府:概念界说及其建设构想[J]. 周义程,胡晓芳.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10]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壁垒[J]. 操世元,姚莉. 嘉兴学院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基于网络状主体的城市群区域规划政策研究[D]. 谷海洪.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石亮.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5823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回顾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特色及待完善之处
1. 本文特色
2. 本文有待完善之处
一、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城市群
2. 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二) 理论资源
1.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 政府间关系理论
3. 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理论
(三) 必要性分析
二、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一)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现状
1. 呼包鄂城市群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2. 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工作座谈会
3. 呼包鄂城市群规划
(二) 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1. 协调观念淡薄
2. 权威性管理主体的缺位
3. 利益协调机制匮乏
4. 城市群规划配套政策有待健全
三、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的制约因素
(一) 区域合作观念缺乏
1. 社会背景
2. 政治背景
3. 经济背景
4. 自身原因
(二) 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1. 缺乏长效的协调组织保障
2. 明确的城市群归口管理机关的缺失
3. 来自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阻碍
4. 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5. 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
6. 公认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办法与执业制度的缺失
(三) 法律法规的保障效应乏力
1. 区域合作规则不完善
2. 权威的城市群规划法律地位的缺失
四、国内外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城市群经验与启示
1. 美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2. 日本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
(二) 国内城市群的经验与借鉴
1. 建立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应的办公室
2. 签订共同遵守的协议和公约
3. 确立区域规划的综合统筹地位
五、构建呼包鄂城市群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协调机制的建议
(一) 组织协调保障机制—权力
1. 明确归口管理机关、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
2. 建立城市群领导机构
3. 建立城市群横向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二) 公共财政保障机制—财力
1. 公共财政在城市群规划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和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
3.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共建共享区域公共产品
4. 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体系
(三) 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法力
1. 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立法工作,制定城市群合作公约
2. 颁布实施《呼包鄂城市群规划管理条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研究[J]. 任维德.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协调规划”与“规划协调”——珠三角“一级空间管治区”的规划与实施[J]. 黄卓,宋劲松,杨满伦,董男. 城市规划. 2007(12)
[3]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分析[J]. 马小伟. 湖北社会科学. 2007(11)
[4]省级都市圈高位协调机构的建立与实施机制[J]. 徐海贤. 城市规划. 2007(11)
[5]城市本位论制约了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J]. 王圣军,张宇. 开放导报. 2007(05)
[6]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 刘祖云. 学海. 2007(01)
[7]城市群的发展与政府协调机制——以长三角和小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 陆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8]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系统探索[J]. 姚士谋,王书国,陈爽,陈振光. 经济地理. 2006(05)
[9]区域政府:概念界说及其建设构想[J]. 周义程,胡晓芳.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10]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壁垒[J]. 操世元,姚莉. 嘉兴学院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基于网络状主体的城市群区域规划政策研究[D]. 谷海洪.同济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石亮.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5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1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