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

发布时间:2021-11-24 10:26
  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得到朝野一致的重视,现代化问题则是20世纪末叶以来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然而,学术界至今尚未全面考察过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也没有探讨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严重制约。因此,本文以现代化的视角来研究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应该是一项既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第一,以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拓宽所有制问题研究的领域和加深研究的深度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展开东西部之间、西部各民族省区之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差异,分析其成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缺乏研究的现状,有助于推动民族经济的研究。第三,在理论上揭示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区域小康及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小康和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之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现代化的水平。这对于深入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和现代化建设...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 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 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
    三、 本文的指导思想、研究视角、方法
    四、 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现代化及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论解读
        一、 现代化思潮的形成及主要流派
        二、 “现代化”的概念
        三、 关于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关于“小康社会”的问题
        一、 关于“小康”的理论分析
        二、 关于“小康”的指标体系问题
        三、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和现代化问题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现代化的关系
        一、 区域现代化要求所有制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 所有制结构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
        三、 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四、 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启示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考察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背景与动力
        一、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背景
        二、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三、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外部动力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考察
        一、 现代化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全面启动
        二、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化的进展
        三、 现代化的起飞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进展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一、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点
        二、 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评价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考察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
        一、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条件
        二、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 个体经济现状
        二、 私营经济现状
        三、 个体私营工业的现状
        四、 从内蒙古看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一、 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条件
        二、 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历程
        三、 各民族地区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情况
        四、 外资商业的情况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分析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演变、现状与特点
        一、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二、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现状
        三、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东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一、 东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述
        二、 东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区位条件的制约
        二、 区域经济整体滞后的制约
        三、 制度、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约
        四、 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
        五、 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现代化的持续动力
        一、 百川汇海--现代化的不竭源泉
        二、 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源配置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三、 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四、 非公有制经济对现代化贡献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滞后对经济现代化的制约
        一、 对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区域整体发展的制约
        二、 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制约
    第三节 对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现代化的制约
        一、 对政治现代化的制约
        二、 对教育现代化的制约
        三、 对社会现代化的制约
第六章 加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
    第一节 21世纪初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21世纪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
        三、 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加速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 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
        二、 推进制度创新,创造公平和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 全面调整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四、 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企业要自强不息,增强核心竞争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藏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制结构问题——以西藏和四川藏区为例[J]. 吴建国.  民族研究. 2003(02)
[2]核心竞争力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 林军.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2(02)
[3]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困境及政策取向[J]. 章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03)
[4]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J]. 刘克,郭晓立,刘若维.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3)
[5]私营企业“融资难”的几个问题[J]. 陈健生.  经济体制改革. 2002(01)
[6]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J]. 刘立峰.  宏观经济管理. 2002(03)
[7]西部地区资本形成问题实证分析[J]. 罗佐县.  理论导刊. 2002(03)
[8]从核心竞争力看中国民营企业“短命”[J]. 胡大立,马士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02(01)
[9]家族企业:有待于正确评价的企业制度[J]. 陈躬林.  东南学术. 2002(01)
[10]西部大开发引进外资可能性分析[J]. 张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本文编号:3515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15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