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内蒙古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5:13
  交通运输业是区域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公路交通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交通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主要存在着相互促进或者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区域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9年,内蒙古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多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排序中也从24位上升到15位。与此同时,内蒙古的公路建设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公路主骨架构成的交通网络框架已基本形成。到2009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5.0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2.7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已建成高速公路达到2176公里,干线公路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公路运输已然成为内蒙古主要的交通运输手段。2009年内蒙古完成投资317.03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创历史最高水平,掀起公路建设的新高潮。这种直接的投资将直接也必将刺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内蒙古统计年鉴(2002~2010年)和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统计资料(2009年...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蒙古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定量研究


内蒙古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图(2001一2009年)

密度分布,货物周转量,内蒙古,公路密度


由3一3可以看出,内蒙古公路密度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路密度高值虽然还是集中于西部地区,如公路密度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公路密度分别为36.42和35.87公里/百平方公里),但结合图3一2和图3一3的结果可以看出,内蒙古公路交通的发展虽然集中于西部地区,但东部某些地区,如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的公路交通发展并不落后。举例呼伦贝尔市满洲里,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的公路密度达到50.14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内蒙古各盟市平均公路密度的两倍以上。

公路密度,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新型工业化


2001一2009年,内蒙古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多百分点,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排序中也从24位上升到巧位。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正是推动内蒙古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见图3一4、图3一5)。2001年,内蒙古确定了能源、冶金、化工、重型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2l1。2009年,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4%。2001一2009年,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值得重视的是,内蒙古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了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坚持以技术的跨越带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继而带动产业的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前景[J]. 潘照东.  北方经济. 2010(15)
[2]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浅析[J]. 张一誉.  山西建筑. 2009(34)
[3]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郝晓燕,文宗川.  中国流通经济. 2008(10)
[4]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 韩悦臻,尚春青.  公路. 2008(09)
[5]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  地理研究. 2007(05)
[6]中国交通运输业“瓶颈”问题实证分析[J]. 吴云勇,王兆生.  改革与战略. 2007(06)
[7]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 杨凤翔.  北方经济. 2006(15)
[8]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 平雪良,周儒荣.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
[9]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刘建强,何景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2(01)
[10]建立GM(1,N)预测模型的新方法[J]. 何满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7(04)

博士论文
[1]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 杨继明.南京理工大学 2010
[2]区域交通网络布局形态与需求特性研究[D]. 高桂凤.长安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 李晓宁.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道路运输资源空间配置的差异性分析[D]. 赵明.长安大学 2008
[3]内蒙古公路货物运输业结构调整研究[D]. 高宏伟.长沙理工大学 2007
[4]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研究[D]. 于良.山西大学 2006
[5]山东省交通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D]. 李玉辉.长沙理工大学 2006
[6]广东城际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 肖自仁.中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5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5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