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区域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15 14:56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我们过去在战略上对人才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视不够,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素质、人才结构和自主技术供给能力将成为经济较快增长的关键制约因素。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人才开发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它破除了旧的人才观念,树立了新的、科学的人才观,并指明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走人才强国的发展道路,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所以,区域人才战略成为“十一五”时期推进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市战略的前提和关键,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各地区加快经济建设的根本驱动力。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以财政政策支持区域人才发展。文章在对区域人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支持区域人才发展的理论依据、途径、现状和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国外人才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二、国内人才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第二部分 人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一、区域人才概念的提出及其性质特征
        (一) 人才概念的提出
        (二) 区域人才的性质特征
    二、人才的价值——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
        (一) 人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二) 人才积累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保证
    三、区域人才战略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 “官民联办”定制人才——大连发展软件园的三条经验之一
        (二) 人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与保证
第三部分 公共财政区域人才投资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人才培养、使用及流动存在市场失灵
        (一) 区域人才培养市场失灵,需要财政引导
        (二) 区域人才使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调控
        (三) 区域人才流动市场失灵,需要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四) 区域人才流失严重,需要财政投入
    二、以财政政策为主区域人才促进手段
    三、人才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互动影响的经济分析
        (一) 财政政策作为一项中长期制度安排,有助于推进人才开发战略的长远发展
        (二) 财政政策的导向性功能,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三) 通过财税政策促进人才发展,有利于财税政策覆盖范围的完整性
第四部分 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人才发展财政政策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财政支出及补贴政策
        (一) 对教育产业实行政府财政高投入
        (二)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 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调动人才的创新热情
        (四) 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保证人才充分就业
    二、税收政策
        (一) 鼓励个人投资教育的税收政策
        (二) 鼓励社会投资教育的税收政策
        (三) 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的税收政策
    三、中外人才开发财税政策调节的环境差异
        (一) 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二) 社会结构变迁上的差异
        (三) 政府治理水平与微观经济个体理性程度上的差异
第五部分 社会转型期中国区域人才发展相关财税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才区域分布现状
    二、区域人才发展面临的财税政策现状
        (一) 财政政策环境
        (二) 税收政策环境
    三、地方财税政策限制区域人才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总量偏低,限制本地区人才进一步发展
        (二) 地方财政对职业培训缺少政策支持,职业技能人才缺口大
        (三) 地方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待遇地区差异明显
        (四) 地方政府缺少专门激励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
        (五) 单纯执行中央税收优惠政策,对区域人才投资激励不够
第六部分 构建中国特色区域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 兼顾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
        (二) 间接政策导向为主,直接投入为辅的原则
        (三) 以打造“阳光财政”作为基本制度载体的原则
    二、促进区域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与相关制度安排
        (一) 发挥财政支出导向带动作用,建立区域人才四位一体的投资模式
        (二)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区域优良人才比重
        (三) 发挥财政政策收入分配作用,体现人才投资收益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四) 财政支持突破企业承办就业福利保障体制
        (五) 财税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区域集聚
        (六) 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建立区域人才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J]. 胡志坚,冯楚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01)
[2]德国高科技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方锐帆,朱燕.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6(01)
[3]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J].   求是. 2005(24)
[4]美国的人才培养和留用[J]. 王敏.  人才开发. 2005(08)
[5]发达国家人才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于海洋.  经济师. 2005(06)
[6]法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财政研究[J]. 付雪凌.  职教论坛. 2004(16)
[7]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 金双华.  财贸经济. 2003(01)
[8]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管理改革[J]. 马蔡琛.  安徽大学学报. 2002(05)

硕士论文
[1]支持自主创新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王晓雪.天津财经大学 2006
[2]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 田轶威.浙江大学 2004
[3]论国家创新战略的一种模式——自主创新的机理、主体及环境研究[D]. 谭贤楚.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6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6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