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以中国制造业集聚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27 15:4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数是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完全竞争的假设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源于区域的资本、劳动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禀赋,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会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多数学者正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致力于探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认为之所以产生地区差距,是因为这些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如果消除或缩小这些区域差异就有可能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增长。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尤其是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并没有出现理论预期的条件收敛,区域经济增长的极化现象尤为明显。面对非均衡增长的中国经济,将空间因素排除在外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试图改变以往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视角,将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引入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之中,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新框架。 论文在回顾与比较新古典经...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范围、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聚理论
    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2.2.2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要素分析框架
        2.2.3 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的结构主义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2.2.4 增长要素分析框架与结构主义增长分析框架的比较
    2.3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概括
        2.3.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
        2.3.2 极化理论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3.3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
    2.4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进展
        2.4.1 国外研究进展
        2.4.2 国内研究进展
第3章 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与研究框架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2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方法与测算指标
    3.3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3.3.1 前提性的理论假定
        3.3.2 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
        3.3.3 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
第4章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1978-2002
    4.1 中国制造业集聚:衡量与分析
        4.1.1 制造业在省级区域上的空间分布状况
        4.1.2 制造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分布状况考察
        4.1.3 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制造业空间分布状况的衡量与评估
    4.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1978-2002
        4.2.1 中国各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考察
        4.2.2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结构分析
    4.3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4.3.1 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4.3.2 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劳动力供给
    5.1 制造业集聚与外来劳动力的流入
        5.1.1 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模型的简要回顾
        5.1.2 制造业的集聚与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关系
        5.1.3 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基于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5.2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
        5.2.1 共享劳动力市场
        5.2.2 学习效应与技术外溢效应
        5.2.3 制造业集聚促进区域人力资本提高:典型个案分析
    5.3 制造业集聚的区域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
        5.3.1 劳动力流入与区域经济增长
        5.3.2 人力资本积累与区域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
    6.1 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形式、动机与发展趋势
        6.1.1 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形式与动机
        6.1.2 资本国际流动的发展新趋势
    6.2 制造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一般机理分析
        6.2.1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分析
        6.2.2 集聚经济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策
    6.3 制造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性实证分析
        6.3.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时间特征
        6.3.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特征
        6.3.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特征
        6.3.4 制造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检验
    6.4 外商直接投资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土地集约利用
    7.1 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
        7.1.1 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
        7.1.3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7.2 制造业集聚促进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作用机理
        7.2.1 聚集经济效应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7.2.2 聚集不经济效应及其对区域土地利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7.3 典型个案分析:昆山市的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土地集约利用
    本章小结
第8章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
    8.1 产业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8.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8.1.2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8.1.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8.2 制造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变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8.2.1 制造业集聚、工业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
        8.2.2 制造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
    本章小结
第9章 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检验
    9.1 理论假说的提炼
    9.2 基于制造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检验
        9.2.1 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9.2.2 数据来源、数据范围的说明
        9.2.3 模型估计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本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10.2.2 本研究对东部地区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10.2.3 本研究对中西部地区的启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  管理世界. 2004(04)
[2]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 沈正平,刘海军,蒋涛.  中国软科学. 2004(02)
[3]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J]. 朱英明.  工业技术经济. 2003(05)
[4]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 袁志刚,范剑勇.  管理世界. 2003(07)
[5]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 朱英明.  中国软科学. 2003(07)
[6]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 崔大树.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3)
[7]理解中国经济增长[J]. 易纲,林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2)
[8]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 范剑勇,朱国林.  管理世界. 2002(07)
[9]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 金祥荣,朱希伟.  经济研究. 2002(08)
[10]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 李小建,李二玲.  中州学刊. 2002(04)



本文编号:3665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65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