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中国区域保险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9-29 13:38
从20世纪80年代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业总量不断增长,保险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保险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保险业的区域特征越来越明显,保险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日益严重。保险对外开放时间顺序的不同、政策环境和路径的差异则加剧了我国区域保险的不平衡性。保险业的市场导向性使得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功能在区域间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区域保险的协调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统筹保险业区域布局,促进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形成合理区域发展格局成为重要的任务。 本文首先选用保费收入、保险公司、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业绩指数和产业集中度六个指标对省际保险业发展程度进行描述。并选用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深度、保险业绩指数四个指标进行地区聚类分析,运用GIS直观反应中国保险业的空间布局状况。结果显示,保险业的区域特征和差异性明显,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趋势。 其次,在总结现有国内外文献和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保险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三个方面,并选取可量化指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对各指标与保费收入的长期均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7年保费收入布局状况
007年中国保险公司地区分布状况
007年保险密度地区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我国保险业的需求因素分析[J]. 薛伟贤,张韫. 区域金融研究. 2009(10)
[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张诚.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3]我国保险密度空间收敛的实证研究[J]. 吴祥佑. 财经研究. 2009(09)
[4]对外开放度测度研究述评[J]. 周茂荣,张子杰.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8)
[5]基于保险业绩指数的区域保险差异探析[J]. 蒋才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金融开放条件下储蓄资源国际转移的影响及政策研究[J]. 冯小兵.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5)
[7]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外资保险公司监管[J]. 何浩. 保险研究. 2009(05)
[8]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失衡的实证研究:基于保险密度的视角[J]. 吴祥佑.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3)
[9]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 刘璐.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5)
[10]世行将200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下调至6.5%[J]. 国际融资. 2009(04)
博士论文
[1]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D]. 刘新智.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区域保险发展非均衡性研究[D]. 徐贵华.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2694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7年保费收入布局状况
007年中国保险公司地区分布状况
007年保险密度地区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响我国保险业的需求因素分析[J]. 薛伟贤,张韫. 区域金融研究. 2009(10)
[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张诚.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3]我国保险密度空间收敛的实证研究[J]. 吴祥佑. 财经研究. 2009(09)
[4]对外开放度测度研究述评[J]. 周茂荣,张子杰. 国际贸易问题. 2009(08)
[5]基于保险业绩指数的区域保险差异探析[J]. 蒋才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金融开放条件下储蓄资源国际转移的影响及政策研究[J]. 冯小兵. 世界经济研究. 2009(05)
[7]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外资保险公司监管[J]. 何浩. 保险研究. 2009(05)
[8]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失衡的实证研究:基于保险密度的视角[J]. 吴祥佑.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3)
[9]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 刘璐.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5)
[10]世行将200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下调至6.5%[J]. 国际融资. 2009(04)
博士论文
[1]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D]. 刘新智.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区域保险发展非均衡性研究[D]. 徐贵华.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8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