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1 11:24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海南国际旅游战略地位的确立,海南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必然趋势。但结合海南实际,海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仍需要以工业为主,来为国际旅游岛的长远建设提供财务支撑和生态保护支撑。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加快实现省强民富的目标,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恶化的风险。所以研究海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切实有效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用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分析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现状,再将环境库茨涅茨(EKC)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海南环境经济研究中,揭示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促进海南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构建海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海南省2000-2010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关系,指出海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水平总体在下降,属于勉强协调发展;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来表述海南环境经济的关系。通过搜集环境污染时间序列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分析海南环境现状。在实证检验...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战略环境评价
1 选题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战略环境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2.1.1 战略环境评价的概念
2.1.2 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
2.2 战略环评国外研究现状
2.3 战略环评国内研究现状
2.4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战略环评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的意义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关理论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应用于区域战略环评适宜性
1.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概述
1.1.1 EKC的理论基础
1.1.2 EKC形成的理论解释
1.1.3 EKC模型的缺陷
1.1.4 国内外研究回顾
1.2 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
1.2.1 环境系统功能
1.2.2 经济系统功能
1.2.3 环境与经济系统相互关系
1.3 EKC应用于区域战略环评的适宜性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
2.2.1 国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2.2 国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分析
1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2 指标体系
1.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1.3.1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度C
1.3.2 协调发展度水平
1.3.3 协调等级分类
1.4 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
1.4.1 标准化处理数据
1.4.2 判定各状态指标的相关性并确定主成分个数m及计算公式F_i
2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实证分析
2.1 海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2.2 海南环境发展综合评价
3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程度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协调性的ECK分析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指标的选取
1.3 计量模型的构建
1.4 数据分析
1.4.1 平稳性检验
1.4.2 协整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符合倒U型关系的环境指标
2.2 不符合倒U型关系的环境指标
2.3 海南省EKC综合驱动因子
2.3.1 产业结构增长模式
2.3.2 环境质量成本
3 讨论
3.1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3.2 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成本的关系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1 本文主要工作与基本结论
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3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4 促进海南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690484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战略环境评价
1 选题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战略环境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2.1.1 战略环境评价的概念
2.1.2 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
2.2 战略环评国外研究现状
2.3 战略环评国内研究现状
2.4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战略环评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的意义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关理论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应用于区域战略环评适宜性
1.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概述
1.1.1 EKC的理论基础
1.1.2 EKC形成的理论解释
1.1.3 EKC模型的缺陷
1.1.4 国内外研究回顾
1.2 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
1.2.1 环境系统功能
1.2.2 经济系统功能
1.2.3 环境与经济系统相互关系
1.3 EKC应用于区域战略环评的适宜性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
2.2.1 国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2.2 国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海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性分析
1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2 指标体系
1.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1.3.1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度C
1.3.2 协调发展度水平
1.3.3 协调等级分类
1.4 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计算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
1.4.1 标准化处理数据
1.4.2 判定各状态指标的相关性并确定主成分个数m及计算公式F_i
2 海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实证分析
2.1 海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2.2 海南环境发展综合评价
3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程度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协调性的ECK分析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指标的选取
1.3 计量模型的构建
1.4 数据分析
1.4.1 平稳性检验
1.4.2 协整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符合倒U型关系的环境指标
2.2 不符合倒U型关系的环境指标
2.3 海南省EKC综合驱动因子
2.3.1 产业结构增长模式
2.3.2 环境质量成本
3 讨论
3.1 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3.2 海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成本的关系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1 本文主要工作与基本结论
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3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4 促进海南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690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9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