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及其优化研究 ——以浙中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5-01 15:3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城镇空间研究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前沿,人们日益认识到从区域角度研究城镇和从城镇角度研究区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域城镇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City-town)是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资源条件、工程枝术和建筑空间组合等区域组成要素的综合反映,是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是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做出科学评价,并在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并运用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律、机制和手段,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重构及优化提出合理对策与建议,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在阐述相关基础理论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对部分传统理论作了一定的延伸与发展;然后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框架结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框架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基本定义
2.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点——轴理论
2.2.4 "双核"结构理论
2.2.5 分形理论
2.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2.3.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2.3.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2.4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2.4.1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2.4.2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条件
2.4.3 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及其优化
3.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的相关理念
3.1.1 城乡一体化
3.1.2 生态循环型城市
3.1.3 低碳城市
3.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3.2.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3.2.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3.2.3 单项指标的权重赋值
3.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模型
3.4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目标
3.4.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
3.4.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4 浙中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及其优化
4.1 浙中地区概况
4.1.1 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
4.1.2 经济社会基础概述
4.2 浙中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2.1 层次分析法权系数的计算
4.2.2 区域城镇空间分形分布的分形维度
4.2.3 其它指标值的确定
4.2.4 浙中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度研究
4.2.5 对协调度研究结果的分析
4.3 浙中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4.3.1 保持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
4.3.2 统筹区域城镇建设、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4.3.3 发展"金—义"都市区,实现"双核"驱动
4.3.4 提高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
5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及其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2524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框架结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框架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基本定义
2.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2.2.1 中心地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点——轴理论
2.2.4 "双核"结构理论
2.2.5 分形理论
2.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2.3.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2.3.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2.4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2.4.1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2.4.2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条件
2.4.3 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及其优化
3.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的相关理念
3.1.1 城乡一体化
3.1.2 生态循环型城市
3.1.3 低碳城市
3.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3.2.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3.2.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3.2.3 单项指标的权重赋值
3.3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模型
3.4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及其目标
3.4.1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
3.4.2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4 浙中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及其优化
4.1 浙中地区概况
4.1.1 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
4.1.2 经济社会基础概述
4.2 浙中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2.1 层次分析法权系数的计算
4.2.2 区域城镇空间分形分布的分形维度
4.2.3 其它指标值的确定
4.2.4 浙中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度研究
4.2.5 对协调度研究结果的分析
4.3 浙中地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4.3.1 保持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
4.3.2 统筹区域城镇建设、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4.3.3 发展"金—义"都市区,实现"双核"驱动
4.3.4 提高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
5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及其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042524.html
上一篇:吉林省开发区建设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