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郑州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空港经济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能够持续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在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型的过程中,郑州空港经济区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源在此汇集,推动郑州、河南、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崛起,由于它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具有其他空港经济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区域发展理论、空港建设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郑州空港经济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郑州空港经济区的自身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从战略规划、战略模式、战略产业和战略空间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适合郑州空港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措施。纵观全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利用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内外空港的实际经验,总结出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2.对郑州空港经济区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SWOT战略分析法,对其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空港发展战略,分析得到了郑州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从战略规划、战略模式、战略产业和战略空间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3.结合郑州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我国城镇建设经验以及未来的政策导向,从行政管理、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和生态建设四个方面给出了郑州空港经济区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郑州空港经济区 发展战略 SWOT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11-12
- 1.选题背景11
- 2.选题意义11-12
- (二)文献综述12-19
- 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研究12-14
- 2.航空港发展战略研究14-19
- (三)论文研究方案设计19-22
- 1.研究目标19-20
- 2.研究思路20
- 3.研究方法20-21
- 4.研究路线21-22
- (四)创新点与不足22-25
- 第二章 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相关理论25-39
- (一) 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25-30
- 1.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与特点25
- (1)全局性25
- (2)系统性25
- (3)层次性25-26
- (4)前瞻性26
- (5)持久性26
- 2.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26-30
- (二)航空港经济区的相关理论30-33
- 1.航空港经济区的基本内涵与特点30-31
- 2.航空港设施和功能31-33
- (三)航空港的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33-38
- 1.航空港的发展战略规划33-34
- 2.航空港的发展战略模式34-36
- 3.航空港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产业36-37
- 4.航空港的发展战略空间37-38
- (四)航空港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互动38-39
- 第三章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战略环境分析39-53
-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历程39-42
- 1.郑州新郑机场的建设历程39
- 2.郑州空港经济区建设历程39-42
-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条件的SWOT分析42-53
- 1.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内部优势分析42-44
- 2.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内部劣势分析44-47
- 3.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外部机会分析47-48
- 4.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外部威胁分析48-51
- 5.郑州航空港经济区SWOT综合分析51-53
- 第四章 国内外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经验借鉴53-58
- (一)国内外航空港建设及空港经济发展概述53-55
- 1.国外航空港建设及发展53-54
- 2.国内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及发展54-55
- (二)国内外航空港建设的经验55-58
- 1.政府的政策支持56
- 2.机场自身发展水平56
- 3.便捷的交通条件56-57
- 4.周边区域的经济条件57
- 5.良好的设施和自然环境57-58
- 第五章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58-78
-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58-60
- 1.战略构想58-59
- 2.战略定位59
- 3.战略目标59-60
-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模式选择60-61
- 1.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60-61
- 2.区位导向发展战略模式61
- (三)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61-66
- 1.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选择62-64
- 2.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主导产业64-66
- (四)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空间布局66-72
- 1.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空间战略的宏观布局66-67
- 2.郑州航空港发展空间战略的具体布局67-71
- 3.郑州航空港发展空间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71-72
- (五)郑州航空港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72-78
- 1.行政管理方面的保障措施72-73
- 2.产业建设方面的保障措施73-75
- 3.文化教育方面的保障措施75-76
- 4.生态建设方面的保障措施76-78
- 总结与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3
- 一、期刊类79-80
- 二、学位论文类80-81
- 三、外文类81-83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83-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军伟;张正跃;;无锡经济区位与公路交通的相互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31期
2 张为华;傅兆君;卢军健;;交通条件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以苏通大桥的建成为例[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覃成林;开封经济区城镇群体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01期
4 邢天河;河北:环京津城镇发展构想[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5期
5 杨忠信;邓宇;;基于城市流的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发展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2年01期
6 蒋以凌;;基于“港口、城市、产业一体化”理念的罗源湾南岸地区发展规划研究——以福州可门港经济区为例[J];福建建筑;2009年02期
7 白永平;陈博文;吴常艳;;关中—天水经济区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8 ;中心渔港经济区——北方游艇产业中心[J];天津人大;2013年11期
9 詹德玉;;提升质监工作水平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质量探索;2010年12期
10 吴文辉;;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亿吨大港[J];中国港口;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旭;;关于构建南岭环境保护经济区设想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涂妍;;黔中经济区发展与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书楷;;论资源开发和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中经济区位的选择[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4 蔡旭;;关于构建南岭环境保护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5 苗长虹;王海江;;城市经济区位度与沿黄三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6 郭畔;王丽丹;;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沈北新区兴隆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玉岭;;“总部经济”是广州发展的新机遇[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萌;宫媛;肖煜;;海洋循环经济区规划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循环经济区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9 陆玲;齐步云;刘霖英;;湛江特呈岛经济区位复合生态系统特征[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小额赠款项目SGP“湛江特呈岛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示范”项目论文成果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游怡冰;总部经济区释放集聚效应[N];泉州晚报;2013年
2 孙政 本报记者 朱勤;“航空经济区”全面起航[N];辽宁日报;2007年
3 刘妮;我市召开细河经济区成立大会[N];沈阳日报;2006年
4 臧小伟 华裔英国学者,中国问题专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中国研究讲座教授、东亚学院院长;臧小伟:经济升级中国准备好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 雷敏;中朝将合作建好两个经济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记者 刘艳;厦龙共建山海协作经济区[N];厦门日报;2014年
7 记者 戚原 张兀;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加速[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8 王影;空港经济区 武汉发展新亮点[N];财经时报;2006年
9 兰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博士 贺有利;如何使兰州—西宁经济区成为新“西三角”[N];兰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崔鹏;中朝两个经济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秀丽;基于地形与都市区位的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用地分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丽;郑州空港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2 庄劭菁;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经济效率的评价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卢雅珍;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4 董娟;航空港经济区产业特征与空间布局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陈亮;盘锦高升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4年
6 马辉;花园口经济区200吨碳纤维生产线工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王煈;总部经济区位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桑义明;汕头经济区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银娇;全国经济布局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关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特征及特色海洋经济区构建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4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545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