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铁碳微电解处理猪场沼液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7 08:35

  本文关键词: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成都理工大学》 2012年

铁碳微电解处理猪场沼液的试验研究

汤景鹏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养殖场排放的大量的粪水与废水己成为许多城市及农村的重大污染源。以往所建造的猪场废水处理工程中,大多是采用回收能源为主兼顾环保的沼气工程,生猪规模化饲养产生大量沼气废液,沼液属于高氮低碳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若不合理处置,将污染周围环境水体,土壤,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以猪场沼液为对象,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猪场沼液,旨在验证铁碳微电解处理沼液的可行性,通过预试验,力图验证铁碳微电解去除COD、氨氮、磷的能力,再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的试验方法,为铁碳微电解技术应用于猪场沼液处理效果、最佳运行参数提供参照。结合铁碳微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其有效降解有机物、处理成本低廉、以废治废、高效低耗、运行简单等特点,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猪场沼液,并对铁碳微电解原理进行试验验证。通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对成都市周边的某规模化养猪场沼液的水质进行分析,COD、BOD、氨氮、磷等均超过国家的标准要求,COD:N:P约为30:20:1,不适宜直接进行好氧工艺,结合铁碳微电解技术特点及原理,利用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猪场沼液是可行的。 (2)通过试验验证铁粉、活性炭粉对磷、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活性炭粉对氨氮、磷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铁粉对氨氮、磷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相比Freundlich方程更符合吸附行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铁粉及活性炭粉对氨氮、磷吸附行为;铁碳微电解法具有去除氨氮、磷的能力,实验室中,去除率约为30%及15%、;铁碳微电解法可降解COD,但对于无电解质的有机废水,去除率较差。 (3)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种因素对铁碳微电解技术去除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进气方式与搅拌、温度、反应时间、铁屑粒径、pH值、铁碳质量对铁碳微电解的去除效果影响,各种因素对COD、磷、氨氮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4)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即分别在T=(20±1)℃,T=(30±1)℃,T=(40±1)℃条件下,考察pH值、反应时间、Fe/C质量比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能的综合影响。对正交试验所得数据采用极差分析法,得到当T=(20±1)℃时,铁碳质量比为1:1,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20min的去除效果最合理,对COD的去除率为42.48%,氨氮的去除率为34.01%,磷的去除率为97.23%。 (5)工程实践意义:污水水力停留时间应该控制在2小时以内,防止铁碳填料失效;采取适中曝气量,可减少板结的形成;污水pH在进微电解池前调解至3比较合理;铁碳填料质量比应控制为1:1,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补充铁填料至质量比为1:1;铁填料应尽量选择比较小颗粒,可有效提高铁碳微电解效果;铁碳微电解工艺运行时,夏季可适当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冬季低温时,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并增大曝气量,更利于铁碳微电解反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瑜;白璐;姚慧敏;;谈氧化塘法处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水[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5期

2 乔瑞平;孙承林;于永辉;刘强;薛文平;;铁炭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3 许春生;;铁碳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液[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4 黄道友,唐昆,盛良学,王克林,陈桂秋;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5 陈芳艳;钟宇;何军;唐玉斌;倪建玲;;铁屑/焦炭/H_2O_2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8期

6 杨剑;邓超冰;冼萍;张萍;温中海;李英花;;SBR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脱氮工艺的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1期

7 雷春生;王桂玉;王侃;;Fe/C微电解法去除制药废水中磷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0期

8 蒋宝云;李浩;董国如;王宗廷;俞然刚;;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处理酸化压裂废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9 梁耀开,王汉道,秦文淑;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键,季俊杰,徐乃东,葛丽英;铁、炭流化床预处理染料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涛;氯酚类物质在零价铁强化还原/氧化体系中的降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孟亚锋;零价铁还原降解四氯化碳废水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建国;猪场废水IC厌氧—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2 操卫平;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杜金;混凝法预处理大中型猪场废水厌氧发酵液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刘唯伟;微电解厌氧生物滤池法处理猪场厌氧废液的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张瑞红;基于物化—序批式生物膜工艺处理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液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杨键;钢渣煤渣混装快渗柱除磷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胡斌;铁炭微电解—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光毅;;城市污泥的一种全新处理方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2 李昂,楼菊青;聚合氯化铝(PAC)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3 孙涛;徐苏莉;娄梅生;徐鹏;;铁炭微电解法处理化纤废水的研究[J];安徽化工;2011年01期

4 袁征;徐建平;;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石建军;李治国;严家平;;强化微电解法预处理氯硝柳胺生产废水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方文秀;;浅谈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7 陆新苗;王卫平;魏章焕;陈晓旸;朱凤香;洪春来;薛智勇;;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8 杨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棉浆粕生产中的废水[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3期

9 郑圣坤;唐文浩;;马铃薯淀粉废水混凝预处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李杰;钟成华;邓春光;;人工湿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荣鹏;;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金花;郑耿涛;翁杰;殷伟平;周保学;;三维电极一铁炭微电解复合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潘文刚;张水水;宋汉民;;膜组合技术高倍回收电镀废水资源[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耿涛;李金花;周保学;蔡伟民;;三维电极-铁炭微电解法组合工艺处理黄连素废水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文星;;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A];全国镀膜与表面精饰低碳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袁鹏;宋永会;崔晓宇;彭剑峰;袁芳;;养猪废水磷回收工艺技术研究[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傅学起;谭海周;;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红;邓仕槐;李远伟;吴晓莉;;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于丹;张克强;李晓光;杨军;;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软件(AWM)及其应用[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齐岳;董保成;尹建锋;;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坤;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红;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永喜;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淑兰;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小东;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王显胜;组合型化学与生物反应带修复硝基苯、苯胺复合污染地下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肖晶晶;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王元芳;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惠;钢渣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呼冬雪;厌氧折流板—好氧反应器处理染废水中试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婷婷;几种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寿明;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周晓霞;微电解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晨冰;叶面喷施沼液及KH_2PO_4对设施油桃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克伟;HEDP预镀铜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云馨;不同类型溢油污染潮间带生物修复可行性现场中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增伟;河北省围场县农村沼气推广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李常伟;河北省磁县沼气推广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克银,曹亮;天然沸石处理氨氮废水及农作物应用研究[J];安徽化工;2001年02期

2 刘小群,江宏富,姚文锐;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4年05期

3 石建军;李治国;严家平;;强化微电解法预处理氯硝柳胺生产废水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邬树德;木质人造板[J];安徽林业;1995年05期

5 马洪儒;陈晓东;张运真;;养鸡场粪污治理技术研究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6 黄辉;;浮萍混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7 郭杰,曾光明,张盼月,李明;微电解法对高浓度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8 薛峰,胡燕玲,刘建华;循环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9 乔瑞平;孙承林;于永辉;刘强;薛文平;;铁炭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10 高英;叶荣;宋永会;袁鹏;;溶液条件对磷酸钙沉淀法回收磷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仁礼;张衍林;孟亮;;大中型猪场冲洗水厌氧发酵后农业资源化途径[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晓晖;造纸废水的超声降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爱萍;长江口滨海湿地磷的迁移转化及净化功能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亚萍;活性炭电吸附处理水中氯仿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云霞;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村镇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肖文浚;改性微孔沸石的制备及其去除微污染水源中氨氮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刘勇;蛭石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5 刘真;人工湿地填料截污规律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金花;沼气发酵生态系统与残留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钱靖华;超细材料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唐礼庆;四环素类制药废水污染物降解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杨键;钢渣煤渣混装快渗柱除磷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汪理科;奶牛场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莉,蒲德伦,苏军;川渝地区猪场环境现状调查及其评价[J];畜禽业;1999年11期

2 刘益仁,刘光荣,魏林根,周荣娇,徐云峰;猪场污水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2004年08期

3 豆小敏,董红敏,黄宏坤,赵立欣;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污水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4 齐慧芹;李会芹;陈卫民;;戊唑醇农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J];世界农药;2009年02期

5 汪嘉燮,朱伦祥,梁启春,伍干雄,唐仕强,张福权,陈韶冶;试论大规模养猪与农业生态的关系[J];云南畜牧兽医;1997年04期

6 郑崇德;广三保种猪场污水作为农田灌溉水的质量评价报告[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3期

7 刘士哲,林东教,何嘉文,唐淑军,何臻铸;猪场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组成及净化效果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孟海玲;董红敏;黄宏坤;;膜生物反应器在猪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技术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9 段妮娜;董滨;陈洪斌;何群彪;;磷酸铵镁法去除和回收猪场污水中营养元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9年01期

10 陈坤;崔友勇;张娅婷;王凤鸣;刘永定;;光合细菌和水浮莲在河南农村猪场污水中的应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方明;;以微生物制剂全面改善猪场环境污染及猪只健康[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鑫;;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浅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汪开英;郭宗楼;陈敏娇;周先军;;规模猪场沼液植物净化处理工程设计[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卓;廖新俤;吴银宝;;猪场污水对罗非鱼血细胞的影响[A];良好农业规范与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美锋;林代炎;林琰;;规模化养猪场污水综合治疗工艺模式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6 严莲荷;王瑛;蒋齐光;周申范;;铁碳微电解处理富马酸废水的研究[A];’2004全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4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卓;纪逸之;;含高盐量、高氨氮量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8 林代炎;翁伯琦;钱午巧;;FZ-12固液分离机在规模化猪场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成效[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纪念学会建会20周年论文汇编[C];2004年

9 汪开英;岑海燕;;漂浮栽培蕹菜、黑麦草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分册[C];2005年

10 孟伟;闫振广;刘征涛;王宏;余若祯;;基于风险的典型流域氨氮水质基准及标准探讨[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奇;[N];保定日报;2005年

2 曾庆华 本报记者  黄平;[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朱风松;[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见习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王伟霞;[N];宁波日报;2010年

5 记者 韦东 通讯员 邓向红;[N];安康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广飞;[N];农民日报;2003年

7 记者 周方 通讯员 欧阳永晟、陈伟秋;[N];广州日报;2006年

8 张华;[N];上饶日报;2010年

9 王萍;[N];农民日报;2005年

10 方丽君 陈季玉;[N];福建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辉平;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曾辉平;含高浓度铁锰及氨氮的地下水生物净化效能与工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徐景涛;典型湿地植物对氨氮、有机污染物的耐受性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于洋;北运河水体中氨氮的氧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琼琼;铵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左椒兰;真空/生物脱氮及对废水C/N值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林莉;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修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董亚梅;聚氨酯包埋硝化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芸;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细胞凋亡和抗氧化系统影响机理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10 张勇;城市黑臭河道生境改善与生态重建实验研究:技术耦合效应及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景鹏;铁碳微电解处理猪场沼液的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炯;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头孢类抗生类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维;铁碳微电解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晓璇;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制浆造纸黑液试验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5 罗发生;铁碳微电解絮凝—耦合法处理铅锌冶炼废水[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秦红科;铁碳微电解预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7 黄思聪;铁碳微电解—重金属捕集—沉淀-BCO-吸附工艺处理PCB废水的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豆小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猪场污水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9 莫负恩;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邱珉;铁碳微电解催化还原法处理铜冶炼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32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