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西北黄土高原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8 13:20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10年

西北黄土高原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为例

李壁成  刘德林  张膺  

【摘要】: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为例,对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了研究探讨。上黄村近30年的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表明:在半干旱生态严重退化的贫困山区,经过20~30年的综合治理和土地结构优化调整,修复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01.24;X171.1
【正文快照】:

西北黄土高原的宁夏南部山区,即“西海固”地区,是回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这里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缓慢,曾被称之为“人贫地痔苦甲天下”的地方[’〕。1972年国务院专门召开“固原地区工作会议”,调拨救济物资和派出干部支援西海固地区。1982年西海固地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壁成,安韶山,黄占斌,陈莉萍;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扶贫战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1期

2 郝仕龙;李志萍;;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固原上黄试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5期

3 李壁成,李生宝;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示范研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示范区[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3期

4 李壁成,安韶山,郝仕龙;宁夏南部山区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3期

5 李壁成,焦锋,,马小云;固原上黄试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1996年01期

6 谢应忠;宁夏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楚道;害虫综合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03期

2 张华建,赵建勋;对有机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0年04期

3 赵颍南;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1年01期

4 刘琦;;宁夏南部山区农民增收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5 陈红卫;;我国农业集约制条件下的化学化技术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6 王节;汪慧玲;;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7 董光前;高新才;;甘肃黄河谷地城市与城郊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8 祗新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8期

9 魏天兴,朱金兆;黄土残塬沟壑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魏天兴;黄土区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植被防止侵蚀作用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方炫;;黄土高原六盘山生态经济圈功能区规划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苏新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3 蒙海花;王腊春;;中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师利明;付红豆;师阳;;用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资料分析评价公路沿线土壤侵蚀和植被现状的方法及应用[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袁兰;刘序;胡月明;;浅析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浅谈耕地保护的意义及对策[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健;;农药使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秦军;岑敏仪;张同刚;邓芳;;遥感图像中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四维信息的分析与应用研究[A];2006年铁道勘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予元;;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现状和21世纪的发展展望[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波;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孙艳红;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疆霞;陕南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路海东;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贾燕锋;陕北典型小流域立地—群落—土壤侵蚀量的对应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7 王龙昌;宁南旱区应变型种植制度的机理与技术体系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勤科;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水土保持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郑书彦;滑坡侵蚀及其动力学机制与定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方彦杰;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温、光合生理及产量表现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玉雯;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韩冰;柑橘间作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效益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武智勇;典型北方半干旱低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庆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春燕;青海省特色农牧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施桃红;苏南地区生态农村发展模式探讨[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9 尹志华;基于RS和GIS技术对区域滑坡进行高效快速敏感性评价的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佘薇薇;我国农业技术异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实,孙保平;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宋乃平,李运生;以色列荒漠开发的经验及其对宁夏发展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3 陈利顶,傅伯杰,王军;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陕西延安地区大南沟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1期

4 陈利顶,傅伯杰,Ingmar Messing;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持续利用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5 董锁成,吴玉萍,王海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6 安韶山,刘梦云,李壁成,焦菊英;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8期

7 赵世伟,管秀娟,吴金水;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2001年04期

8 李壁成,安韶山,黄占斌,陈莉萍;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扶贫战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1期

9 何文清,高旺盛,董孝斌;论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1期

10 安韶山,李壁成,黄懿梅;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庭园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海声;太原市实现环境功能区达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06期

2 边晓明,陈霞;武昌南湖的环境功能区及其发展趋势[J];环境与开发;1994年02期

3 田喜荣;;绿色铺就希望路[J];求是;2009年05期

4 赵章元,宋杰远;伶仃洋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及其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02期

5 卢新智;;饮誉海内外的“森林村庄”[J];绿色大世界;1998年03期

6 刘菊英;;曲格平谈乌鲁木齐市水污染防治[J];新疆环境保护;1992年03期

7 王丽,贾生元;实施“一控双达标”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站建设[J];新疆环境保护;1999年03期

8 甄明泽,钱燮超,程光,鲁德福;天津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及水质标准的确定[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9 赵俊杰;我国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和重点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进展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17期

10 姚素莹;廖庆强;黄绳纪;;广州地区空气负离子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分析[J];广州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壁成;刘德林;张膺;;西北黄土高原乡村土地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上黄村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姚素莹;廖庆强;黄绳纪;;空气离子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讨[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安永平;虎久强;张小勤;;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治理对策[A];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潘立勇;孙菱;杨靖;李勇;付红;;城市人居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与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魏钦平;张强;刘松忠;王小伟;;气候变化对苹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道福;柳岩毅;金洁;詹卫军;徐建海;;生态补偿机制在县市级层面上的实践与探索——乐清市在生态环境功能禁止准入区试行生态补偿机制调研报告[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辰;邓超冰;;关于完善广西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绪雷;[N];宁夏日报;2006年

2 记者 林恩炳 实习生 林菲;[N];石狮日报;2011年

3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罗勇 孙妮娜;[N];嘉兴日报;2009年

4 倪金凤;[N];华兴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艳荣;[N];河北日报;2008年

6 市委书记 田喜荣;[N];朔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任建中 王建君 李志廷;[N];宁夏日报;2006年

8 记者 林恩炳;[N];石狮日报;2010年

9 孙艳华;[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倪金凤;[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宁;我国核电站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科;梁滩河流域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33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