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16: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有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还有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文环境的改善。从生态环境安全所包含的五大系统出发,综合评价河南省生态环境安全度,并基于2004—2017年河南省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结论证实: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安全等级逐渐提高,环境系统安全和社会系统安全是影响河南省生态环境安全的两大重要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能对生态环境安全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更大。基于此,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河南省生态环境安全度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


河南省环境系统安全现状

资源安全,能源,河南省,现状


能源资源安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可供人们消费的能源和资源数量的增加及结构的改善,主要包含水资源占有量得以增加,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总量得以增加及供需问题得以解决,以及土地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因此,本文评价能源资源安全的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能源生产总量、能源供需比、城市建成区面积等。依据上述指标,笔者对能源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一是2004—2010年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虽有波动但是整体相对稳定,2010—201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河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43.25立方米/人,但是2017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74.53立方米/人。因此。虽然河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出现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河南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仍较为严重。二是虽然人均能源生产量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能源供需比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目前河南省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三是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处于持续上升态势,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可用于绿化和耕地的土地资源的减少,这会对环境系统安全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生态环境安全的提升。2.3 生物系统安全现状

系统安全,现状,河南省,森林覆盖率


生物系统安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善。因此,本文评价生物系统安全的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率等。依据上述指标,笔者对生物系统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一是2004—2017年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常年处于稳中有增的状态,这有助于生物系统安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二是湿地面积在2013年出现一次大幅度下滑,这会对生物系统安全造成威胁。2.4 粮食食品安全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济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J]. 廉育鑫.  山西农经. 2020(04)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安全观研究[J]. 陆波,方世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基于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樊艳红,王春明,王德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4]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联研究[J]. 陈南岳,乔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R&D经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J]. 刘树林,李可钦.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6]我国环境污染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 徐非常,杨岚.  对外经贸. 2019(09)
[7]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增长——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陈冲,吴炜聪.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03)
[8]产业优化升级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研究[J]. 王巧,尹晓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9]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消耗强度的实证研究[J]. 李文洁,王姗.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3)
[10]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互动机制分析[J]. 袁晓玲,李浩,邸勍.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博士论文
[1]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西北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天津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D]. 刘雅.天津商业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4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4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