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视角下中国省域耕地保护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00:46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保护的目标应从单一的粮食安全保障转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保障。为了实现耕地保护的全面补偿,提高耕地保护效果,该研究拟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确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采用机会成本法、当量因子法、影子价格法等,确立耕地保护的支付补偿省和接受补偿省,为建立中央政府统筹安排下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确定耕地赤字的省份有16个,广东省的耕地赤字状态最严重;耕地盈余的省份有15个,黑龙江的耕地盈余量最大。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年收益为依据,确立粮食安全视角下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9.9万元/hm2。2)基于生态安全的角度,确立耕地生态赤字的省份有9个,广东省的耕地生态赤字最严重;耕地生态盈余的省份有22个,广西的耕地生态盈余量最多。以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为依据,确立生态安全视角下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8 519.9元/hm2。3)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视角下,耕地保护补偿的净支付省份有15个,净支付额度为山西(90.82亿元)~广东(7 080.48亿元)。双视角下耕地保护补偿的净受偿省份有16个...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视角下的中国省域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思路
同时,建立由财政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等组成的独立的耕地生态补偿监管委员会(图2),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负责监督耕地生态补偿基金委的工作,特别是省际耕地生态补偿资金的转移,要对耕地资源和补偿资金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检查。要严格按照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各省耕地生态赤字/盈余量,进行省际耕地生态补偿。中央耕地生态补偿基金委将收缴的耕地生态赤字省的补偿资金转移给耕地生态盈余省,负责统一收取、统一发放、统一管理耕地生态补偿资金,实现由中央统一收支的垂直管理,确保省际耕地生态补偿资金能够按时按量到达,保证资金通畅。各省要及时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确保补偿款项征收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并在政府官网上公示该款项的用途,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及时获取省际耕地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双方的意见和建议,补充完善补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省际间的均衡发展。耕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可以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中央政府向各省征收机会成本税和GDP增长提成、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考虑设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耕地生态税、加大和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等方式筹集。同时,要加强耕地生态补偿知识的宣传教育,推进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探索,加快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研究,使耕地生态补偿的实施有法可依。还要建立耕地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信息网络建设,研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统计方法。同时,加强耕地保护补偿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民众树立“耕地保护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意识。除了鼓励民众参与耕地保护外,还要鼓励民众监督政府的相关决策,以此激励耕地保护补偿的利益主体,提高耕地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J]. 刘丹,巩前文,杨文杰.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
[2]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的陕西省耕地保护补偿研究[J]. 张浩,靳亚亚,王博,冯淑怡,曲福田.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2)
[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四川省耕地资源评价[J]. 王琦,易桂花,张廷斌,别小娟,刘栋,何冬,徐嘉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1)
[4]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地区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J]. 赵青,许皞,郭年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7)
[5]基于机会成本损失的区际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以安徽省各市域为例[J]. 张治会,李全新. 管理现代化. 2017(01)
[6]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制定进路选择——基于耕地生态安全视角[J]. 张燕,王莎. 学习与实践. 2017(02)
[7]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 靳亚亚,赵凯,肖桂春.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0)
[8]耕地保护优先序省际差异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基于耕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实证分析[J]. 曹瑞芬,张安录,万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8)
[9]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8)
[10]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毋晓蕾,汪应宏,陈常优. 经济经纬. 2014(06)
本文编号:3345240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2020,36(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视角下的中国省域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思路
同时,建立由财政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等组成的独立的耕地生态补偿监管委员会(图2),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负责监督耕地生态补偿基金委的工作,特别是省际耕地生态补偿资金的转移,要对耕地资源和补偿资金运营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检查。要严格按照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各省耕地生态赤字/盈余量,进行省际耕地生态补偿。中央耕地生态补偿基金委将收缴的耕地生态赤字省的补偿资金转移给耕地生态盈余省,负责统一收取、统一发放、统一管理耕地生态补偿资金,实现由中央统一收支的垂直管理,确保省际耕地生态补偿资金能够按时按量到达,保证资金通畅。各省要及时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确保补偿款项征收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并在政府官网上公示该款项的用途,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及时获取省际耕地生态补偿支付/受偿双方的意见和建议,补充完善补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省际间的均衡发展。耕地生态补偿的资金可以通过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中央政府向各省征收机会成本税和GDP增长提成、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考虑设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耕地生态税、加大和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等方式筹集。同时,要加强耕地生态补偿知识的宣传教育,推进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探索,加快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研究,使耕地生态补偿的实施有法可依。还要建立耕地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信息网络建设,研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统计方法。同时,加强耕地保护补偿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民众树立“耕地保护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意识。除了鼓励民众参与耕地保护外,还要鼓励民众监督政府的相关决策,以此激励耕地保护补偿的利益主体,提高耕地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J]. 刘丹,巩前文,杨文杰.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2)
[2]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的陕西省耕地保护补偿研究[J]. 张浩,靳亚亚,王博,冯淑怡,曲福田. 农业工程学报. 2018(22)
[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四川省耕地资源评价[J]. 王琦,易桂花,张廷斌,别小娟,刘栋,何冬,徐嘉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1)
[4]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地区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J]. 赵青,许皞,郭年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7)
[5]基于机会成本损失的区际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以安徽省各市域为例[J]. 张治会,李全新. 管理现代化. 2017(01)
[6]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制定进路选择——基于耕地生态安全视角[J]. 张燕,王莎. 学习与实践. 2017(02)
[7]陕西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 靳亚亚,赵凯,肖桂春.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0)
[8]耕地保护优先序省际差异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基于耕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实证分析[J]. 曹瑞芬,张安录,万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8)
[9]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8)
[10]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毋晓蕾,汪应宏,陈常优. 经济经纬. 2014(06)
本文编号:3345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4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