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东江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7:4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流域水资源的污染加剧、河道湖泊面积萎缩、地下水水位下降、湿地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水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用水行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去年全国又推行实施“河长制”,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这些措施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但由于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是生态补偿方面还存在着操作性政策缺位和市场机制缺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特别是涉及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协调时,会造成区域之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水环境可持续稳定的改善。东江上下游涉及江西和广东两省,水源区与受水区分属不同的省、市。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东江上游水源区江西境内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0%,而东江下游则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广东珠三角区域。从区域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我国分别在上游赣州...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江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东江流域水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水环境容量的寇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J]. 侯春放,程全国,李晔.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8)
[2]基于水质和水量的流域逐级补偿制度研究——以大汶河流域为例[J]. 郭志建,葛颜祥,范芳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01)
[3]黄河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葛颜祥,梁丽娟,王蓓蓓,吴菲菲.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0)
[4]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以上海市水源地和用水区居民问卷调查为例[J]. 车越,吴阿娜,赵军,杨凯.  自然资源学报. 2009(10)
[5]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 李怀恩,尚小英,王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6]流域综合管理是我国河流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J]. 陈宜瑜.  科技导报. 2008(17)
[7]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基金的思考[J]. 蔡昱.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7(10)
[8]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 秦艳红,康慕谊.  自然资源学报. 2007(04)
[9]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J]. 刘玉龙,许凤冉,张春玲,阮本清,罗尧增.  中国水利. 2006(22)
[10]国外流域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 徐荟华,夏鹏飞.  水利发展研究. 2006(05)

博士论文
[1]首都跨界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2]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徐光丽.山东农业大学 2014
[3]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常亮.大连理工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萍.山东大学 2013
[2]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吴菲菲.山东农业大学 2010
[3]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探[D]. 程颐.厦门大学 2008
[4]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模式研究[D]. 程艳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389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89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