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空间增值特性及生态产业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9:48
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对太阳能资源优势突出而经济能力相对薄弱的西北地区,是将既有的绿色资源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最佳路径,然而电力消纳能力不足也给企业及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把光伏电站空间进行二次开发并建立相应的"光伏+"生态产业,成为当前解决其问题的适宜之路。本文通过资源属性转换及呈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客观认识了光伏产业开发及空间再利用所表现的增值特性;并借助案例区位的开发现状总结了目前集中式光伏电站空间再利用中面临的困境,进一步通过:拓展思维,以示范区建设引领光伏生态产业有序发展;科技先行,合力解决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累资本,主动解决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基础短板;开放合作,建立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共赢机制等,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文章来源】:青海科技. 2020,27(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光伏空间再利用增值特性
1.1 改变荒漠化土地既有属性,挖掘了沉睡的经济价值
1.2 构建近地面动力平衡系统,凸显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
1.3 光伏空间蕴藏经济资源,有可观的生态产品供给价值
2 光伏空间再利用现状及运行困境
2.1 集中式光伏电站空间再利用现状调查
2.2 集中式光伏电站空间再利用困境
2.2.1“光伏+”生态产业链延伸与支撑理论研究缺乏的困境
2.2.2“光伏+”生态产业选择与相关政策支持不足的困境
2.2.3“光伏+”生态产业技术标准建设滞后与发展模式多样化选择的困境
2.2.4“光伏+”生态产业前期投入过大与后期回收期过长的困境
3 促进“光伏+”生态产业发展的思路
3.1 拓展思维,以示范区建设引领光伏生态产业有序发展
3.1.1 必须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光伏空间资源的优势
3.1.2 以示范区建设积累有序运行的经验
3.2 科技先行,合力解决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2.1 统筹解决光伏电站运营及生态产业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3.2.2 集中力量解决“光伏+”生态产业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3.3 积累资本,主动解决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基础短板
3.3.1 把“光伏+”生态产业发展纳入到各级各类政策体系中来
3.3.2 重点关注金融、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
3.4 开放合作,建立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共赢机制
3.4.1 把“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作为“黄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
3.4.2 协同联动共同探索“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布齐沙漠生态光伏电站不同覆盖类型下土壤粒度特征[J]. 杨世荣,蒙仲举,党晓宏,党梦娇,刘湘杰,石涛.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1)
[2]光伏产业类比荒漠植被利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生态意义——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J]. 王祺,王方琳,刘淑娟,金红喜,张卫星,常兆丰,尚雯. 生态经济. 2020(01)
[3]创作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J]. 杜尚泽,马跃峰,张晓松,朱基钗.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10)
[4]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探讨[J]. 马志强,张振国,张盈.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4)
[5]浅析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光伏农业的前景及思路[J]. 赵玲霞,盛海龙. 甘肃农业. 2019(01)
[6]弃光现象成因及光伏产能转化路径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J]. 蒋莉,代翠玲,黄伟文.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5)
[7]沙漠植物分层侧影与积沙成丘的关系[J]. 常兆丰,张进虎,石学刚,王祺,张德魁,段晓峰. 生态学报. 2017(21)
[8]光伏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 房裕东,黄绍华,秦树香,沈文杰,魏端,杨美娴,郑博,李育军. 长江蔬菜. 2015(18)
[9]光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房玉双,铁生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05)
硕士论文
[1]荒漠戈壁区光伏电站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D]. 卢霞.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2221
【文章来源】:青海科技. 2020,27(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光伏空间再利用增值特性
1.1 改变荒漠化土地既有属性,挖掘了沉睡的经济价值
1.2 构建近地面动力平衡系统,凸显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
1.3 光伏空间蕴藏经济资源,有可观的生态产品供给价值
2 光伏空间再利用现状及运行困境
2.1 集中式光伏电站空间再利用现状调查
2.2 集中式光伏电站空间再利用困境
2.2.1“光伏+”生态产业链延伸与支撑理论研究缺乏的困境
2.2.2“光伏+”生态产业选择与相关政策支持不足的困境
2.2.3“光伏+”生态产业技术标准建设滞后与发展模式多样化选择的困境
2.2.4“光伏+”生态产业前期投入过大与后期回收期过长的困境
3 促进“光伏+”生态产业发展的思路
3.1 拓展思维,以示范区建设引领光伏生态产业有序发展
3.1.1 必须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光伏空间资源的优势
3.1.2 以示范区建设积累有序运行的经验
3.2 科技先行,合力解决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2.1 统筹解决光伏电站运营及生态产业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3.2.2 集中力量解决“光伏+”生态产业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3.3 积累资本,主动解决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基础短板
3.3.1 把“光伏+”生态产业发展纳入到各级各类政策体系中来
3.3.2 重点关注金融、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
3.4 开放合作,建立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的共赢机制
3.4.1 把“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作为“黄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
3.4.2 协同联动共同探索“光伏+”生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布齐沙漠生态光伏电站不同覆盖类型下土壤粒度特征[J]. 杨世荣,蒙仲举,党晓宏,党梦娇,刘湘杰,石涛.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1)
[2]光伏产业类比荒漠植被利用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生态意义——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J]. 王祺,王方琳,刘淑娟,金红喜,张卫星,常兆丰,尚雯. 生态经济. 2020(01)
[3]创作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J]. 杜尚泽,马跃峰,张晓松,朱基钗.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10)
[4]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探讨[J]. 马志强,张振国,张盈.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4)
[5]浅析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光伏农业的前景及思路[J]. 赵玲霞,盛海龙. 甘肃农业. 2019(01)
[6]弃光现象成因及光伏产能转化路径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J]. 蒋莉,代翠玲,黄伟文.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5)
[7]沙漠植物分层侧影与积沙成丘的关系[J]. 常兆丰,张进虎,石学刚,王祺,张德魁,段晓峰. 生态学报. 2017(21)
[8]光伏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 房裕东,黄绍华,秦树香,沈文杰,魏端,杨美娴,郑博,李育军. 长江蔬菜. 2015(18)
[9]光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房玉双,铁生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05)
硕士论文
[1]荒漠戈壁区光伏电站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D]. 卢霞.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2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462221.html